老人谈死亡,豁达的,和回家一样,黄志新更是不避讳:“墓已经做好了,在哪里死还不是一样?反正最后都是一把灰。”
他这辈子最引为豪的是,同辈人早早打好棺材他没动作,有人更是为了不火化早早走了,而他,成了村里寿最高辈最大的老人。
而这张古眠床年纪和他一样,已经有88年历史,是黄志新的爷爷在黄志新出生时,花巨资从东南亚进口的花梨木经数年打造完成。
床以红色为主色调,正面用细雕工刻满精致的“梅兰菊竹”、“喜鹊闹春”、“一帆风顺”等吉祥图案,上金漆,另三面有雕花栏杆、梅花装饰花板。床前有踏廊及一对床头柜,在古眠床的中上部位置,还设有书架搁板、角橱、钱箱、小衣柜等。
更为精致的古眠床还有一道雕花门罩将眠床分为前后两部分,这种房屋式的古床冬暖夏凉,在室内再造了一个多功能、私秘性强的起居空间。
古眠床完全靠榫卯来连接,这种榫卯的连接符合了力学的标准,往往比现在用铁钉钉成的要坚固得多,往往历经几十甚至数百年依然牢固。床板多为五块或七块由易吸水的杉木制成,人睡在上面还有防风湿的作用。
对黄志新和俞美清来说,床,绝对是他们“最亲密的小伙伴”。至于儿子,都儿孙满堂了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番论谈的黄海田可怜地抬起头,还不相信他被年老的父母抛弃了,气愤不过,直接坐在卡车,一副爹妈在哪我就在哪的无赖。
黄一曦听了黄一闪描述暗笑不已,事实上爷爷这样也不算过份,清代那位极具个性的戏剧家李渔,甚至把床提到了比“糟糠之妻”更亲密的位置。这位先生认为床陪伴自己一生,情感最是深厚。
还好这张古眠床搬进来时擦拭得一层不染,要不然,黄向西和四万一身新衣服也不知道会怎么埋汰。
不过现在众人都管不上这两个熊孩子,搬家不算辛苦,归置进来的东西才麻烦,更何况有着四位老人的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