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随便,只要不浪费就行。”
得到杨辰的允许,凯丽高兴的拉着女服务员走了。
“老板,你让我收集的资料,我都已经全部整理好了。”说着,霍建狞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叠叠厚厚的文件夹。
八十年代初,据统计,美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超过史无前例的五千家,近五千三百家之多。
在杨辰来美国之前,他便派霍建狞先一步来到美国替他收集美国各家上市公司的资料。
作为上市公司,它们的资料都是对外开放的,想要查询,并不是一件难事。
只有有钱,这些资料,有的是人将其完整的送到手上。
这段时间霍建狞主要工作就是整理这些公司的资料,将每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的资料,尽量简短总结在一张纸上。
以上市公司的发展的具体数据,每家公司的发展史,都能写成一本厚厚的历史书,不浓缩一下,他非看到吐不可。
当然了,也不是五千家公司全部都要收集,有一些行业,就算再过一百年,也发展不起来想要的公司,像那些行业,自然不需要去收集。
不过,就算挑挑拣拣,也有差不多近两千家企业被霍建狞整理出来。
杨辰接下来准备捡漏,后世很多有名的公司,他大多只是听说过,并不完全记得名字。
没办法,他只能采取笨办法,让霍建狞去收集那些上市公司的资料,看看能不能记起一些有潜力的公司来。
美国上百年历史的公司有很多,这个时期上市的公司在三十年之后,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多不胜数。
这么多公司,他不可能把每家公司的发展资料都看一遍,这些资料又不是,他没有那么大的耐性和兴趣。
他的集中点,主要还是放在几个行业上面,比如说,科技,金融,零售,医疗,航空,能源等几个在美国经济占据比例较大的行业公司。
尤其是那些适合长远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公司,这个时候不抄底,等以后再入股,就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入手了。
随着里根总统上台,美国自由经济开启,美国公司开始全面走向国际,一家家国际化公司崛起,无数美国公司市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