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只有等待

重生香江1981 小楊刚 1151 字 9个月前

见到杨辰旗下公司已经尝到甜头,薛父忍不住自然是按耐不住,想着一南一北,提前在内陆打响自家品牌服装。

现在薛父也渐渐受到杨辰的影响,跟着薛雨菲几人一样,对杨辰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信任。

没办法,谁让杨辰这么妖孽,随便弄出一家游戏公司,就变身成了华人首富。

对于薛氏制业进入内陆,薛父思想方面不在保守,杨辰很是高兴。

第一只吃螃蟹的人,虽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衣服这玩意,没啥技术含量,与汽车等重工业有着很大的区别。

没有多少技术,受到上面下面各方面影响就比较少,跟他旗下家乐福一样,对于这类企业,只要经营的好,与之合资的地方政府便会主动帮忙解决很多问题。

不过,联想到这个时期内陆人民对资本家三个字很敏感,杨辰不由提醒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薛氏制业最好尽量在沿海地区建厂,其他地区受到改革开放影响较浅,过去恐怕很难打开局面”

薛父闻言,点了点头道:“这个你放心,我就在北边几个主要城市打开薛氏制业的名声,等到什么时候政策进一步宽松了,薛氏制业也能占据领先地位。”

其实不用杨辰提醒,薛父自己也很清楚,如今内陆才刚刚改革开放,保守势力占据大部分,他不傻,自然不会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见薛父明白这点,杨辰也就松了一口气。

后世改革开放席卷全国是在九十年代,那位老人家南巡结束之后。

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内陆无数人,花了足足十年时间,在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之后,才敢加速步伐前进。

这个时期,改革开放前景还不是很明朗,大家虽然都清楚不改革,不开放,人民就吃不饱肚子,十亿人口的压力,如一座大山压在头上,不改变迟早会出大问题。

但如何改变改革开放的目标在哪里

这些大家都是一头雾水,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毕竟,内陆走的不是资本主义路线,而北极熊那一套明显又不适合内陆发展,没有前人经验总结,大家只能一点点慢慢来,一边试验一边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