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长见识

六零彪悍人生 简·凡雪 1392 字 11个月前

不仅是冯华英被吸引,还有其他人因此驻足,询问价格。

说是木雕展览,也可以说是一场木雕买卖,同时也是木雕从艺者交流的机会,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事。

“……随形就像,要明确了解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状、纹理方向,就像这个普贤菩萨,它的底部……要对材料的特质掌握,凭感觉和想象赋予它以特定的形象,巧加雕凿后使其形象释放出来……”

“……适形造型,它要适应某种条件,这是一种限制,如果不能清楚这种条件,往往会受局限,就像我手里的这块木材……”

冯华英听着别人的观点,因材施艺的重要性,相当重要,但却又是最难的一点。

她自以为自己目前有这个感觉,但还达不到太高的高度,只能说摸到了一个边。

因为在一个摊位前,她竟然看到了一个黑红两色的木雕,一面是慈悲为怀的佛,另一面是狰狞的脸,仿佛天堂与地狱。

如果是她拿到这块本应该被视为残片碎块的木料之后,恐怕不会有这么让人惊艳的作品。

她从前做的木雕用的木雕都是些规矩的木材,她想施以什么样的雕刻不需要考虑太多,也没有太大的限制因素。

而这些变化多端、奇形怪状的木头需要时常琢磨、推敲,花费的时间并不短,需要考虑成熟。

所谓,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

目前的冯华英更多是为了赚钱,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面。

这里的木雕不仅仅有佛像,还有挂屏、点心盒、文具箱、花鸟、果盘、仕、乐器、木雕船等等,品类繁多,连荷花状的盆儿都有。

在这里,冯华英见识了东阳木雕的镂空双面雕,剑川木雕精镂细刻的凤穿牡丹、武汉出神入化的木雕船、莆田的等比例缩小的佛塔等等。

她从来不知道在木雕这一行业,有这么多流派,有这么多的手艺人让人惊才绝艳。

她意识里知道他们的国家地大物博,人才随处可见,比她厉害的人不再少数,人外有人,但她却没有一刻像现在这么清晰。

只有走出去才能见到更广阔的世界,冯华英真的认识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

如果她待在家里,不踏出那一亩三分地,那所谓的灵气或许不用多久就会被消耗殆尽。

叹为观止之后,冯华英去找了师父说的几个朋友,“潘前辈……”

和他们交流之后,她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特点,冯华英从这些人那里学到了很多。

至于她拿来准备试水的木雕,她汗颜拿出来,但还是在摆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