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些布匹其实是采购费用,胡老头在表达善意的同时,要从当地采购一些物资——粮食、蔬菜、淡水鱼类、禽蛋、肉类或者其他什么类似的土特产都可以,价格上可以放宽一点,让当地人感觉有的赚就可以了。
当然,若是能在坞堡民中留下青州富裕,能过好日子的印象更好——现在不统一他们不代表以后不会这样做,若是底层人向往青州,将来爆发战争也能顺利一些。
如此,青州军一路向西,在有大量布匹开路的情况下,行程倒也顺利。
途中经过的坞堡主虽然戒备心很高,但也没有主动出击阻挡青州军前进的。
而且,交易进行的很顺利,粗糙的天竺土布在江南根本卖不出去,但在残破的江北,倒是相当受欢迎的好东西。
毕竟,很多贫穷的坞堡民,一家人都不见得能找出一件完整的衣裳。
兖州更是如此,因为比较靠西,历年来受鞑子荼毒的程度远比青州那边深,因而这边的坞堡显得更加残破,用粮食或土产换些厚实且低价的布匹,是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这种相当于金钱开道的大方做法给徐世杨带来了些意想不到的好处,他路过的每一个坞堡,都有些没什么牵挂的光棍偷跑出来想要参军。
绕过尼山的时候,山上一个叫吕方的土匪甚至带领部下成建制下山投靠,一下就给徐世杨增加了超过2000壮丁和5000多家属。
徐世杨没有让他们全都跟着,在邹县附近,徐世杨停下半天,从土匪中抽出一千丁壮,剩下的和土匪家属带着徐世杨的书信一起返回青州。
在那里,有徐睦河安排他们的容身之地。
再出发的时候,连兖州各个坞堡零散投靠的人带尼山土匪,给徐世杨增加了大约1500辅兵,这真是个好兆头。
……
徐世杨的行动气势汹汹,完全没有隐藏自己目的的意思,甚至还一路上大肆宣传,仿佛生怕敌人不知道自己正要过去打他们。
因此,祝家庄很早就知道东边青州有人过来要打自己,也就早就有了准备。
大军离开青州范围不久,祝家家主祝朝奉就召集自家核心成员:三个儿子祝龙、祝虎、祝彪,庄中师爷、枪棒教头等人一起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