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布局

汉兴 硕鼠就是我 1211 字 8个月前

“我手下名义上有三十万人。”徐世松说道:“这么多拿不到军饷的兵士蹲在临安四周,太危险了。”

“我想把他们带过长江去,在江淮之间屯田。”

“屯田江淮?”包拯问道:“能行吗?”

“长江北岸还有很多等着来江南的流民,我帅部过江后,想办法把他们整合起来,加上三十万兵马,人力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江淮之间土地肥沃,那里有没有地权纠纷,一个壮丁分五十亩地都行。只要朝廷给他们发地契,用土地就可以冲抵之前所有欠饷了。”

“军心安定,我朝可以保留一只大军,过几年还能从江淮收税,一举多得。”

包拯沉思一下,然后说道:“办法倒是个好办法,不过士兵们愿不愿意过江?”

“朝廷还得发些农具和第一年的口粮,这是省不得的。”徐世松说道:“至于愿不愿意过江,我想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毕竟过了江也还有淮河可以当做防线,而且再往前还有我叔叔和兄弟在齐省顶着,安全是没问题的。”

如果是这样,那倒是好了。

一年的种子口粮农具完全不是问题。

江南毕竟是鱼米之乡,这点东西还是拿得出来的,实在不行,文家为首的前主战派豪强自己也能拿出这点钱粮。

“那就这样办。”文相公点头答应下来:“江淮屯田,不仅对朝廷财计有很大好处,也能算作我们恢复中原的第一步,这一步如果能走好,无论哪方面都是收益无穷。”

确实如此,江淮之间广阔的土地,对临安来说还等于拓展了安全纵深,简直一举多得。

“只是,江淮之间的安全问题还得世松你多多上心,就算齐省能挡住女真鞑子,蒙兀鞑子还有党项鞑子也有南下劫掠的习惯,那边也还是有危险。”

“三十万大军,不至于连这点威胁都应对不了。”

徐世松信心满满的回答:

“何况,我已经安排人生产军械火药了,我不敢说能训练到世杨新军的水平,但只要大炮火枪能跟上,应该也不至于差他太多。”

“你拿你们家安身立命的军国之器出来,世杨不会怪罪你吗?”文相公问道。

“他拿了朝廷的钱粮军饷,他是朝廷官员,这点东西都不愿奉献怎么能行?”

徐世松说道:

“何况,枪炮火药都不是什么难题,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