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杨看着堆在自己脚下的鞑子尸体,乐不开支。
他甚至不顾形象的仰天大笑。
因为这次战役打得太舒服了。
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徐世杨发现自己实在不是个合格的战役指挥官。
他总是判断不出敌军的主攻方向,对预备队的运用也很笨拙——还有那条笨到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大部分地段根本用不上,而且纯粹属于乌龟壳的黄河/运河防线。
这导致他好几次空有巨大兵力和火力优势,却无法取得应有的战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黄河之战,徐世杨十分怀疑,若是一个优秀的将领,黄河之战的最终结果可能是金军主力被一杆全收。
而不是实际发生的那样,徐世杨用巨大的伤亡击退鞑子,等他投入预备队准备扩大战果,结果确实鞑子已经施施然走了。
对自己指挥能力的不自信,一度让徐世杨十分郁闷。
今天这次战役却让徐世杨十分满意,因为他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那就是,完全以势压人!
完全不去考虑敌人主攻方向,只要把自己的部队训练到每一个方向都能用偏师打败敌军主力即可。
也不用考虑预备队,只要自己随便那支预备队都能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力量即可。
这样,即使打成最差劲的填油战术,徐世杨也必胜无疑。
就像今天这样,两千打一千,攻敌必救,自己手中步骑炮齐全,而敌人只有晕船的甲兵和永远没什么士气的奴隶兵。
最后徐世杨还用水师轻易干掉一半敌人。
若是以后的战役都是这种理想情况,他还考虑敌人主攻方向、预备队之类的问题做什么?
何况,徐世杨手中还有一个现在还没有成长起来,但未来一定会发挥极大作用的参谋部。
嗯,这次攻击长生岛,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起到锻炼冯三虎独立指挥作战能力的作用。
“哎呀呀,真是个甜蜜的烦恼啊。”徐世杨得意的自言自语。
……
齐省首府,泉城。
负责民政工作的胡兰山胡老头在新建的办公厅接见了上马贼头领王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