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徐世桢战斗群在一个路口狭窄的山谷扎营,由于找不到足够的木材制作栅栏,徐世桢干脆乡兵们在后方路口挖了一条深沟权当工,挖出来的土则直接堆成一道胸墙。
按照条例,胸墙和壕沟都没有完全封死,胸墙在正中央有一个可供三个人并排进出的豁口,然后在豁口前斜对面三米外,壕沟上也有一个可供人行走的通道。
当初黄河之战的时候,齐军疯狂修工事修到连自己反击的路线都被堵住的地步,结果防守反击的防守打得很好,反击却因为自己的防御工事修的太好以至于彻底泡汤。
从那以后,齐军步兵操典对于防御工事的要求就增添了尽量不要阻挡己方反击的条目。
实际上,若是由着少年兵自己的意思来,他们连这样的工事都不想造——齐军曾有过近距离步射,用一轮火力击溃数量相当的金军骑兵的战例(徐世桢就参加过那一战),胆大包天的少年兵们也有这个自信。
这个时候就看出军官和士官老成持重的优势了,他们刚刚强迫少年兵和乡兵一起挖好工事,附近一个山头上的哨兵就向半空中打了两枚红色烟花。
徐世桢手下的少年们看着半空中炸开的绚丽色彩,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
“真的来了!”
“两枚红色,一千上下!”
“呼哈,咱们每人至少能分一个!”
“教官说鞑子伤亡承受能力不会超过三成,也就是说咱们杀三百他们就得跑,分不到一人一个。”
“没关系,抓到的俘虏全宰了就够了。”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徐世桢无奈的摇了摇头,大声喊道:“肃静!”
哗啦,少年兵发出的嘈杂声音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乡兵茫然的看着这些突然变得严肃无比的孩子。
“一、二排上前!”
徐世桢继续命令:
“三、四排做好准备!”
“各自检查弹药!”
四个少年兵排两两一队,在胸墙前密集站好。
另有一个排作为预备队留在略微靠后的地方,与乡兵们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