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南下北上

汉兴 硕鼠就是我 1169 字 9个月前

两个岛都算是大岛,合计有16万平方公里,其中虾夷道是个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而苦夷岛主要以狩猎为主。

徐世杨打算把虾夷岛上的索伦百户迁徙到苦夷岛上去,空出来的牧场交给蒙兀人经营。

在那种远离大陆的岛屿上,就算蒙兀人敢于作乱也掀不起大浪来。

至于第三个迁徙地……。

徐世杨的想法是,等到海军找到澳洲岛,就把更多蒙兀人迁过去,让他们在那个世界上最小的大陆上养羊。

总之,徐世杨打算对草原减丁,但不是只用屠刀,而是用这种软刀子剥离蒙兀的人口,让他们失去作乱的可能。

至于留在家乡的蒙兀人,也要通过军事和经济双重手段控制,大部分蒙兀百户将会迁往真正的草原居住,适宜耕种和有矿产的地方将会空出来给汉人居住。

敢于抵抗迁徙的蒙兀人都要面对华军的刺刀和子弹,而迁徙的蒙兀人将会沦落为彻底的牧民,除了出售牛羊马匹,以及剪羊毛之外,他们将不会有任何别的产业。

一切在严酷的草原上生活所必须的物资——布匹、铁器、盐、茶、粮食、酒等商品,都必须向汉人购买。

而且,与所有外蕃一样,蒙兀人必须有帝国发放的赦书,才能到汉地贸易,国际间贸易的最大收入,仍然要留给汉人商队。

不得不说,具体制定帝国国策的徐世杨和内阁,对外族的处理手段还是十分强硬的,就连依靠扶桑奴隶的血和泪开垦出来,已经渐渐有了收成的北大荒部分地区,在汉人移民大规模入住后,也要放弃那些土地,在迁徙到别的蛮荒之地。

这是奴隶必须接受的悲剧,帝国不会给予丝毫同情。

说道异族在内阁的命令下强制迁徙这件事,就不能不说一说帝国内地的统治政策。

正在准备同时进行的两场半战争(针对察哈尔、交趾,以及只能算半场战争的帕尔斯)虽然牵扯了很多兵力和物资,但对帝国内部来说,这些战争其实影响不大。

至少不如大江南北的整合工作来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