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这个字只有熟悉汉话而且是关中语系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含义,怂字在关中语系中跟《水浒传》鲁智深骂的鸟字相近,从大辽契丹国于越天王萧挞先嘴里吐出来;足以说明这家伙的汉话水平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当然此刻的怂字只是萧挞先在心中说着并没有吐出口来。
关中13碗加湋河湾高粱酒的宴席在萧挞先31名骁骑尉酩酊大醉中收场,那天夜里萧挞先和31名骁骑尉歇在盐池街上的客栈中;第二天,便驮上满当当的盐巴上了路。
十分荒凉的西夏境内行驶这一支负重前进的骡马驮行队,每匹骡马背上都装载着沉重的盐巴包子;一百多匹骡马在戈壁沙漠上营造出一副美丽的图画。
宋夏两边的战争暂时停止后,为了保证双方商品交易的顺畅;西夏军队一路保护盐商的利益,宋朝境内那边也是一样。
萧挞先见自己的31名骁骑尉没有受到任何盘查和阻碍,一直向宋朝境内走去;心中甭提有多高兴。
七月的塞外天高云淡,一群早起的大雁已经开始向南飞去;赵喜宝仰头凝视着空中列队飞行的大雁,禁不住唱起了关中乱弹:“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全是木头……”
萧挞先牵着马匹跟赵喜宝走在一起,听他唱得调皮便就问了一声:“赵家哥哥你唱的是什么?”
“关中乱弹啊!”赵喜宝得意洋洋瞥了萧挞先一眼慷慨激昂道:“关中那地儿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什么道情、乱弹、山歌、民歌比比皆是,咱家就喜欢唱这些!”
赵喜宝说着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什么事情来,直勾着眼睛盯视着萧挞先道:“曹家兄弟,你还没有介绍你们31个人是哪方神圣啊!”
萧挞先早就有思想准备,赵喜宝这么一问立即笑得山响,道:“兄弟31人是呼家军啊!一开始之所以没有告诉这些,是怕哥哥张扬出去有碍我们的生意;因为我们31人是私自跑出来的,并没有给我家老爷打招呼!”
赵喜宝惊诧不已,瞪着一双疑虑的眼睛凝视着萧挞先道:“这么讲曹兄弟是呼延赞老将军的麾下?”
“是啊是啊!末将是胡家军先锋官曹肃厚!”萧挞先满接满揽地回答着,加盐调醋道:“呼延赞老将军忠于朝廷,可军队费用每每捉襟见肘;兄弟的婆娘娃娃早饿了肚子了,我们兄弟31个才弄了31匹马跑到西夏这边来挣外快;没想到和赵哥哥相遇,曹某真是三生有幸!”
萧挞先说得直白,赵喜宝深信不疑;因为宋朝实行是募兵制,禁军兵士可以带家属;但朝廷对军队的供给有限,军队的大部分经费要靠自己筹集;萧挞先31人搞来31匹马做驮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