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大宋风云 第112章魏延2

大宋之光 天上不下雨 1404 字 8个月前

魏延说着若有所思道:“老夫一生光明磊落绝不仰人鼻息,瑾儿姑娘的名和字好老夫就说好;诸葛村夫不好硬要老夫说个好那是万万办不到的,这可能就是诸葛村夫杀害老魏:由头吧!”

薛瑾儿见魏延有提起自己的忧伤事,心有灵犀一点通地附和着道:“前辈秉性耿直华夏人都知道,可瑾儿还是想问问;诸葛亮一带名人,为什么非要致前辈于死地!”

魏延见薛瑾儿问得真切仰天长叹一声,讲述了当年跟诸葛亮的恩恩怨怨:

如果要问诸葛亮当年为什么要安插马岱杀害魏延,那是因为魏延看穿了诸葛亮的大秘密。

魏延作为蜀军元老、将中班头,上帐献策毫无错误;而且也是应该的,然而正是因为魏延的爱献计策断送了他的性命。

魏延断送性命并不在他献策本身,而在于其一而再再而三地固执坚持。

刘备死后蜀国内部的两大矛盾日益尖锐,一个是社会矛盾一个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社会矛盾主要来自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和土客籍之间的矛盾,这个相对来说还好办一点;采用胡罗卜加大棒的策略暂时还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但对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显然就不好使;因为蜀国统治集团内部各阶层派系的权力争夺愈演愈烈,特别是荆州派和益州派之间的争斗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当来自敌国的压力减小时内部的权力之争就会膨胀,所有的统治集团都逃脱不出这一规律。

诸葛亮主张北伐,主张的是慢慢蚕食慢慢拖;没机会就走。

魏延却是个主战派,献计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洛阳可得矣;还要求诸葛亮分兵给他独自行动想跟魏军决个生死。

魏延是功勋至伟、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如此嚣张跋扈地请命诸葛亮自然不高兴。

诸葛亮认为魏延不仅仅是想现实手段,尤为致命的是对他七伐中原战略战术的蔑视和轻侮。

魏延如此的强大,是对诸葛亮的严重威胁;诸葛亮临死前当然不会把兵权交给跟自己观点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