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这就是“结党”!
虽然说起来有些犯忌讳,但这也是现在朝中大臣的普遍做法,众大臣也都是看破不说破,众人都是如此做的。
对此,刘君韬也没有拒绝当即答应了下来。
虽然王祖和是内官,而且官职也并不高,但毕竟是在京城内,是在内朝。
日后兖州镇在朝中多一条路子,遇到难事的时候,也会多个办法。
第二天,刘君韬带着各营的参将,以及刘子安、张玉清在中军大帐摆下酒宴,为监军王祖和送行。
当王祖和返京之后,大同镇副总兵薛桐便找了过来,给刘君韬带来了不少的补给。
刘君韬见状也是笑着说道:“薛总兵,俗话说拿人手短啊!说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薛桐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说道:“刘总兵,是这样的。此战我大同镇将士遭到重创,各营将士都是缺额严重,而且大军的兵备也是短缺严重,所以……”
刘君韬听完之后,心中也是明白了过来。
薛桐这是想要让兖州镇求助,想让兖州镇帮助大同镇恢复军力。
“朝廷不是已经准备给大同镇拨下钱粮了吗?”
薛桐苦笑着说道:“刘总兵有所不知,兵部拨下的钱粮虽然不少,但是绝大部分都要用在大同镇各处城池、堡垒的修缮上,以及阵亡将士的抚恤上。我能用在大同镇各营恢复军力上的钱粮,其实没有多少的!”
刘君韬也是明白了过来,要是光凭着大同镇自己的力量,估计没有个几年的时间是恢复不过来的,在此期间谁能保证瓦剌或者鞑靼不会再度南下?
刘君韬正要说话,忽然帐外的亲卫禀报说道:“启禀总镇,大同知府谢大人来访!”
刘君韬闻言一愣,说道:“快请!”
没过一会儿,谢奉便进来,眼见薛桐也在,不由楞了一下。
刘君韬笑着让谢奉落座,而后便问起了谢奉的来意。
谢奉看了看大同镇副总兵薛桐,显得有些犹豫。
薛桐也是看了出来,便笑着说道:“刘总兵、谢大人失礼了,在下去出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