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韬特意对兵备司司丞张白圭说道:“兵备司要将军部各处府库装满,各处兵仗局的产量要提升一成!”
不过,兵备司司丞张白圭却是有苦自知,说道:“总镇,现在军部各处府库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这没什么问题。但是玉山兵仗局、东平州兵仗局、徐州兵仗局、历山兵仗局、长山兵仗局几处的产能已经达到极限了,在现有的条件下,再将产能提高一成,实在是做不到了!”
军部向群也是说道:“的确是这样,现在山东各地的能工巧匠几乎都在咱们各处兵仗局,学徒在短期内也无法大量出师,靠着增加人手的方法已经无法提升产量了。”
刘君韬摇了摇头,说道:“如果鞑靼部出兵南下,其势头肯定会远胜于瓦剌大军,我军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至少在兵备方面要准备充足,至少要准备好奋战两年的兵备储备!所以,各处兵仗局的产能必须增加一成,这是底线!”
听到这里,军部部长向群和兵备司司丞张白圭都是面露苦涩,二人虽然知道刘君韬说的很对,但是目前军部已经尽了全力,各处兵仗局的产量已经到了极限,无法再度提升了。
向群犹豫了一下,便说道:“可是总镇,现在军部已经尽力了,这个事情……”
刘君韬挥了挥手,打断了向群的话,而后便笑着说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军部就安排一下,本镇就到各处兵仗局转一圈,看一看各处兵仗局的实际情况,也许本镇会想到合适的办法!”
军部部长向群和兵备司司丞张白圭闻言,不禁面面相觑,有些半信半疑,二人都是不太相信刘君韬能够逆转此事,毕竟现实情况摆在面前。
几天之后,刘君韬在军部部长向群和兵备司司丞张白圭的陪同下,先后在玉山兵仗局、东平州兵仗局、徐州兵仗局、历山兵仗局、长山兵仗局几处巡视了一下,重点观看了一下各处兵仗局的车床、钻床等设备。
看了一圈之后,刘君韬的心中已经有了底气。
这些年以来,经过刘君韬的大力扶持,各处兵仗局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但在各式火器打造上面进步非常大,而且通过研制、打造各式火器,还顺带着将钢铁冶炼、机械打造等各项基础技术全部提升了起来。
此时,山东镇各处兵仗局不但可以冶炼出大明首屈一指的精钢,而且还可以初步的对炼制出来的精钢进行分类,现在天策军将士使用的鸟铳和火炮,所用的钢铁都是不完全一样的。
同时,军部还借此积累下来大量的技术,对力学、冶炼学、气密工艺等等都有所沉淀,不但在此时大明是最强的,就算和同时代的西方相比,也算是处于前列的,这一点自信心刘君韬还是有的。
在全面了解各处兵仗局的现状之后,刘君韬一行从玉山兵仗局北上,来到了玉山镇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