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郁……”崇祯似乎是在琢磨着这人。
前任礼部尚书马士英落马后,此人也是刘鸿渐所举荐,在任之上中规中矩,倒也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韩大人曾向臣例数国朝之弊政,若论革新,臣只懂得个大概,韩大人才是行家。”刘鸿渐如实向崇祯禀告。
朝廷里知道大明弊政的一抓一大把,但主动提出革新的,唯有韩郁一人。
对于这韩郁的底细刘鸿渐是早就查了个清楚,寒门出身却能洁身自好,不与朝臣们同流合污,但也因此受尽排挤。
历任应山知县、新野知县、泌阳知县、临沂知县、兵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督察院经历……
韩郁科考一甲第十八名,官场混了近三十年才混到个督察院右佥都御史。
若说缺点韩郁也有,不喜利,而喜名,身前身后之名,流芳百世之名,这爱好好呀,刘鸿渐最喜欢了。
既然推了一把,不妨再推第二把吧,有没有金刚钻,全看老韩你干不干得了这瓷器活儿了。
只不过,唉,又是一个老大爷!
内阁七辅臣加一块足足有近四百岁,刘鸿渐仅一人硬生生把全部阁老的平均年龄拉低了十岁。
好在他不用天天来坐班,否则天天跟着一群大爷上班,想来过不了多久他都担心自己也变得老气横秋。
督察院的闻风奏事职能被取消,六科给事中全部裁撤,也算得上崇祯朝的一股新风。
这一点崇祯算是看明白了,监察权一定要拿在自己手中。
督察院既然是负责纪检的,想弹劾谁就拿出确切的证据来,是为官员体系的自检。
督察院监察百官,东厂负责监察督察院,也仍有督查百官的职责,而锦衣卫就更牛逼了,负责监察东厂。
刘鸿渐身上的职称虽然多,但皆是能管能不管的,比如这武英殿大学士、内阁成员,他想去便去,没有大事不想去崇祯也不会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