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小报

外滩十三号 羡十二 1720 字 11个月前

那端的赵藕荷告诉她:“是《福尔摩斯》。”

赵藕荷刚午觉睡醒,还有些困意。她靠着沙发,懒懒地打了个哈欠,反倒又问:“昨晚钟先生不是去了叶家么,难道他没有告诉你?”

关于这一点,叶微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赵藕荷揶揄她:“听闻钟先生前天晚上刚到上海,第一个去的便是你家,连航运公司都没这样要紧。他说是带着妹妹上门拜访,多谢关切,我看可没这么简单。”

叶微舟清了清喉咙:“他……他是来见我祖父的。”

不给谈话留间隙,叶微舟极快地转移话题:“对了,藕荷,我今日买了一份《福尔摩斯》,却没有找到梁先生的名字。是他的文章没有刊登吗?”

“刊登了的,”赵藕荷回答,“不过,他用的是笔名。”

“我记得过去梁先生似乎不喜欢用笔名,说什么大丈夫行得端正,不必遮掩。”

“这是我的主意,”赵藕荷叹了一口气,“平章那个性子,的确向来都是要用真名的,可我听说有些写文章的会被抓,有的甚至还会被暗杀,很是紧张担忧,实在害怕平章也出事,便一定要他用笔名写。”

叶微舟恍然大悟。

“也是去报社前一日才敲定的笔名。将周敦颐的文章《爱莲说》中间那个字眼,换成了我的名字。”

闻言,叶微舟不由笑了:“爱荷说!藕荷,梁先生起个笔名都是关于你。”

赵藕荷得意地笑了两声。

挂断电话后,叶微舟很快找到了署名为“爱荷说”所写的文章,是一篇论述海关税率提高与走私猖獗的批判性文章。

文中写道:“上不作为,下则放肆。譬如鸦|片走私。一方面,当权者早已将此类贸易合法化,而另一方面,海关若扣押了鸦|片,则必归于禁烟局。此禁烟局徒有其名,实际上,它本身也正在贩卖鸦|片。”

文章还写:“当权者为保护国内经济,正在不断地提高关税税率。经商者必求利益,税率一高,货物过关后几乎无利可求,以走私、瞒报逃出高额税收,便成了一条退路。而本该禁绝的鸦|片猖獗非常,缉私活动更集中于对糖、棉花、人造丝和盐此类的大宗商货上。总税务司署汇集了各口岸海关的罚款,所没收的商品则会进行拍卖。”

叶微舟读完了一遍,思绪还粘连在文字之间。

她低着头,又将文章从头到尾细细地读了一遍。

《福尔摩斯》注重新闻报道,以其揭露社会各界黑幕而广受追捧,报上还刊载的等社会长篇,作家大多是南北一流。故而,在上海,《福尔摩斯》销量很大,与另外三份类似性质的小报一起,得了“四金刚”之称。

叶微舟认为,梁平章是适合在这份报纸上写文章的。他写文章就像他做人,看上去温温和和的,但在大事上,严肃认真,从不含糊。

后来梁平章不断发表的文章,也正验证了叶微舟的这一“以为”。

——

进入四月,日子过得有些平缓。

4月10日,蒋委员长在南昌向其将领宣布“抗日必先剿匪”,上海的天气透了些暖意,江海关内繁忙照旧。

隔壁桌的孙叔黎忙完一半,在座椅上伸了一个懒腰,向叶微舟笑道:“近来海关没发生什么特别的大事,一时倒也无趣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