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是…与穆枫勾结,要害你性命,安平应…还有…大量兵马,我们…一路行来…却只见到…穆枫的人,他到哪里去了?难不成…他…不忍亲眼见证…穆枫杀你,把安平拱手让给穆枫?还有,之前…我们布防,安平安排的是…文氏老将,现在…守将去哪里了?是被…文锦引开?还是…倒向了他?无论哪种,都说明…文锦并非…并非你印象中的…无能公子哥。何况,才华…能力与…阴谋…野心…并无必然联系。再…没本事,也息不了…一个人…想搞事的心。
还有,刚才,我有…注意到,追兵大概是…在我们进入山林时,逐渐无声的,我猜,是…有人挡住了,这个人,很可能…是文锦。
你切记,不要轻举妄动,不要相信文锦,你在这等着,藏好。马儿跑开了,身上还有血迹,说不定能引开不少人。你往山林深处走。若是…若是,等会看到文锦的兵马,你不要被他发现,就悄悄回宣城,找你爹,你记住,和你爹说,穆氏之鉴在前,难道要文氏重蹈覆辙?你要见到第二个穆枫吗?”
“子归,子归…”
“别哭,我不能再陪着你了,你要保重…”我这般死去,好在护住了你,你好好的,我也就心甘情愿了。
系统,这算有价值的死法吧?我大概还挫败了几个人的阴谋,运气好,大概还维护了世界和平?……
=========
后记:
圣旨下:
“奉天承运
皇帝敕曰:今有燕王子文锦平叛有功,诛灭罪人穆枫,穆氏身受皇恩,不思图报,朕褫夺魏、韩封地,重设郡县,穆氏废为庶人,按律论罪。封文锦为忠国公,入朝参政。封燕王子文蓁为燕王世女,钦哉。”
嘿嘿,不过嘛,你魏王都送上门来,我文锦也没有理由不收啊。穆枫,你身为朝廷新册封王,不回你自家封地,反而带着兵马来我燕地,不遵圣命,是想造反吗?
反正只要你和你这帮子人马死在燕王辖下,那可就死无对证,百口莫辩啦。想必其他王爷,尤其是你那兄长,一定会很乐意帮你定罪的。
我放着诛杀叛逆这样的大功劳不去领,盯着我妹妹有什么意思。你可是名扬天下的穆枫,杀了你,爹还会觉得我无能平庸?天下人还会瞧不起我?”
作者有话要说:所以,这里是谁挑拨谁?晏五有意挑拨晏文蓁同傅徵,文蓁无意离间了晏五同杜玉……
晏五眼神幽深:蓁儿,你不妨想一想,莫要被她迷了心智。
文蓁耳根泛红:来不及了……
程知微微撇嘴:晏大人,你这手段不行啊,该交待的,我早不知道多久前,就处理好了。还有,装深沉装面瘫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的,需要实时调整。
所以,情话要点点滴滴地讲,事要点点滴滴地做,一旦火起,便是燎原之势。对吧?哈哈哈……
货不对路?咋了?晋江出品,优待真爱小天使,订阅率达标抢先看。恨吗?怨吗?恨父母的狠心无情,恨父母的无理偏爱?怨天道不公,怨命运弄人?恨自己的出生,怨大哥的存在?恨过,怨过,可是人的出生由不得自己选择,何况,固然有缘有恨,生命的厚重却不止这些,有博学慈爱的师长,有明媚友爱的友朋;有温暖明亮的笑容,有善意关怀的援手;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有广阔无垠的宇宙;纵使生命设置了终点,也可以走出不同的路。
程知不愿放弃有且仅有一次的生命,一路走来,尤为努力,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只不过,无论如何,父母生养有恩,大哥手足有义,自己有机会来到世间,有机会长大成人,有机会见到生命的多姿多彩,自己终究要还了这恩义,了了这因果。死于手术后衰竭,还真是宿命的终点。自此,恩义尽,但愿碧落黄泉永不见。只可惜,活着时还没来得及摆脱,没有享受过属于自己的纯粹的时光。
恍惚中,一道声音响起,似是从灵魂深处升起,在脑海中炸裂。
他问道:“汝想活吗?”
“想!”毫不犹豫地回复,似是镌刻于生命的本能。
“纵使为吾操控?”
“是。你选我,你问我,纵是操控,我应了,就是我选的。所谓操控,终究是内化的选择。你予我生命,我为你办事,亦是应有之义。何况,我并无反抗能力。”
“你不是想要属于自己的生命?”
“是。在我眼中,生命总是属于自己的,纵世间有因果,然偿报出于本心。我甘愿的。我可以为他人而生,却不是为他人而活。”
“唔,好,你很好,你很合适。那你可是愿意接受任务?”
“我愿意。”
“你可唤我系统,平行时空、三千世界你知道的吧,你会被随机投放,你的任务就是死亡,有价值的死亡,你认为有价值的死亡,你要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为其赴死。系统会给予相应帮助,会为你评分。无需忧虑,我赐你永生,你可以任选死法,也可以因任何理由而死。”
“好,我明白了。”
“那你去吧。”
白光远去,苍茫中一声叹息,“求死之道,向死而生,死生交替,轮回伊始。铸道心,方可得超脱,悟生死,或大道可成。吾寻觅多时,莫要让悟失望。”
“子归,子归,”陈文蓁唤了几声都没听着回应,“我怎么见你自从到了宁城,便心事重重的样子?是在担心计划吗?”
“嗯?嗯”程知方才确实是不知道思绪神游到哪去了。
==========
这一路行来,从京都邺城向北,为了多见病患,走的是陆路。路上时有餐风露宿,可二人都是随遇而安的性子。一个有五年游历经验,驾轻就熟;一个现代便学过野外生存技巧,加上上一世行军经历加持;很是适应环境,倒是乐在其中。
欣赏了一路沿途景致,见识了市井百态,从繁华精致的邺城,到大大小小各具风格的城邦乡镇,再到如今苍凉古朴却贸易发达的宁城,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趣味盎然,愈发坚定了程知守卫这片土地的信念。
不得不说,陈文蓁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旅伴。二人志趣相投,天南海北,风土人情,朝局形势,都能信手拈来。再加上时不时开启的教学模式,一个投入教,一个全神学,倒是日子过得飞快,收获也颇丰。转眼间,便到了宁城,离年关还有两个月。
程知在宁城已是待了一个来月,平日若是陈文蓁出诊,便跟着一起,边学边记录,不过都是些寻常病症,就是偶尔碰到个把疑难杂症,也和疫症沾不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