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鹰犬(四十)

死得其所系统 我欲挖抗 1946 字 11个月前

小内侍的反应果真没有令程知失望。从不以为意,到震惊慌乱,再到勉力镇定,程知便能出粗粗勾勒个大概了。

提到有人能在他之后再见到三皇子,他无甚反应,是说明他能确定这种可能性不成立。他见过之后,三皇子约莫就死了。

提到本应熄灭的灯还能亮着,他瞬间难以自控地失态,是说明子时的时候书房还有人。没个特定理由的偶然没熄灯不至于此,很大可能这在的人还就是他或是他的同伙。

待到数息过后,又假作镇定咬死没有撒谎,那就是他思量之下,觉得应该不会有人发觉了。他要用斩钉截铁的态度来表示清白。

基于这种种推测,程知得出了一个可能的行为链条。

三皇子约莫是在子时初遇害的,在书房还是在寝屋还不能完全确定。差不多在这个时点前后,这个李顺,又或是他的同伙,一来潜进书房,留下了纸张残迹,二来在三皇子寝居实施后续,布置现场。

三皇子寝居内连通书房,就是方才程知踱步过来的那条道。这么来回,无论三皇子是在保持清醒的情形下自个儿返回,还是在失去意识之后被李顺带回,都杜绝了其他人再见到的可能。

而也不管李顺是去过还是将要去书房折腾一通,都是需要时间的,这时间点自然会过子夜。那这个子夜后书房还有亮光的半个命题就是成立的。

然则李顺的同伙,想来许是外院的某个侍卫,已经结束换防,凭借身份便利与武人修为,他能确保没有多余的人靠近。是以,有人看见这另外半点,李顺出于对这个同伙的信任,觉得不成立。他也就压下了慌乱。

程知是个实用主义者,代入法好用,就不会纠缠着非要分析论证。她又信奉概率,眼下既是得了有占概率的猜测,那她就会先顺着这个猜测去尝试解决下一环的问题。

于是,程知挥了挥手,再次重复了一遍,“你退下吧。”问到这就可以了,这人暂且没用了。

程知话音一落,小内侍呆愣着还没反应过来,一旁的倒是手脚更快,立马上前就要把人给拖走。

见状,程知又接着开口,“郑将军,”唤了一声,“有事需要你做。”

一愣,赶忙三两步把人扔了出去,然后迅速俯身应诺,“大人有何吩咐?”

“你等会将外院的侍卫都挨个提审一遍,从亥时七刻到子时二刻,问问他们人都在何处,有谁能够证明;他们视线范围内又都看到了谁,分别在做什么。

叫他们仔细回忆,务必不能漏。你记录一下,若是同一群人待在同一个地方,有人供述提到了的,有人没提到,那我可是要找后者麻烦的。

“……是,大人。”

询问不在场证明这种事情,有人手分担,程知就不自己干了。有正反供词两相对照,嫌疑对象很快就能圈定出来。

待领命而出,程知随后起身,返回所谓的案发现场。

作者有话要说:

程/随随便便哪个底下人/抓不住重点/知:哦。

----------

这里思考猜测的过程可能着笔比较多,因为初衷就是想要描绘主角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样子,不想春秋笔法带过。考虑到上个世界有朋友提出过的问题,我怕分析描述得不好,虽然希望大家能连着看喜欢看到操作看到伏笔,不过要是不喜欢那就还是跳过吧,我内容摘要的小标题,一般会是章节主旨。当然,我会尽量努力写得让大家喜欢的。

下一章案子结束,程知同成豫会真正知道彼此,都会有些吃惊。之后要搞个大事情,程知这边的塑料父女情要接受下考验了,一直暗中观察的文蓁也要正面搅进来了。

真的很感谢大家的支持了。最近有事要在外面跑,这个新故事的更新频率没法同之前比,真的是很感谢大家的理解包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