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鹰犬(四十三)

死得其所系统 我欲挖抗 2432 字 11个月前

“徐氏…女?”

“是徐楷独女。”

“……这,未曾听闻此女名声?”

“是名声不显,不打眼,是以我与她见过几面,隐隐觉着不对,却也不曾想到。还是上回对崔光召言语间存了疑,思及朝中大臣,方才串了起来,有意去查她。果然,便是徐楷之女。而今次顺着崔光召踪迹,又发现他二人有前后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世子心思缜密。”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同样认出我来。”

成豫撇了撇嘴,“总之,不管怎么样,我要让她撞到东厂手里。这个东厂顾绥此时出现就恰到好处了,正是一石二鸟。

我丝毫不怀疑原朝对京都的掌控力,最迟崔光召同原朝动手的时候,内阁和东厂就会对上。而见到两方阵营两张一样的脸,再有一些推力,当事人不会没个反应,原朝也不至于无动于衷。”

“……世子这就做好安排了?”

成豫微微一笑,看向窗外,负手而立。“你且看着吧,就当作大战前的消遣。”

……

==========

再说另一侧,程知也没闲着。

----------

就皇帝那边,自小皇孙现世的消息传出,皇帝召见锦衣卫指挥使廖开的频率陡然增多。程知暗中留意,估摸着,按事情的发展轨迹,差不多就要到廖开向皇帝献策的时候了。

皇帝不信天理,唯信人力,二十年前的余孽突然冒出来,他怒极反笑,倒觉有的放矢,一下子便把近段日子的事情都算在这上头。

这一方面,对皇帝而言,比之难以把控的原朝,荣辱系于己身的廖开显然更值得信任。他把明面上要费心思的案子交由东厂,把底下的阴私吩咐给锦衣卫。另一方面,廖开一路随皇帝杀兄夺位铲除异己,对皇帝自有一份了解在,忠诚也勿庸置疑。而他本身又是个性好偏门奇诡的,这种种凑在一起,就正处在成氏谋算之下。

于是,在上一世,一条颇为狠毒、会对皇帝胃口的进言,借由廖开之口上达御前,被皇帝采纳。而这一回,程知以为,同样的当事人,同样的心态,纵使外界环境有了些许变化,面对同个本质的一件事情,只怕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入。

挖坟掘尸,这就是成氏的算计、廖开的对策、皇帝的做法。

——挖坟掘尸。

既然确定了敌人,那引出来就好了。

京郊有块荒地,被知情的人称作万人坑,就在西山脚下另一侧,与皇家猎场遥遥相对,也被划作禁地,有军士守着。在二十年前的那场杀戮中,先太子的亲眷僚属血洒长街,那层层堆积的尸体事后便被弃于那大坑中。

这倒不是皇帝有多好心,还为输了的对手寻地收尸,不过一为示威,二为泄愤罢了。把尸体聚到一块,每年狩猎,马蹄踏过,岂不妙哉;威慑众人,逆我者亡,岂不快哉。

而今,小皇孙现世,其人本身算不得什么,能造成威胁的,是以之为名勾结在一起的先太子余党与心怀异志的朝臣。既如此,将那万人坑中的尸骨挖出来折辱践踏,无论出于愤怒,出于大义,那打着先太子遗脉旗号的一伙人,都务必要站出来有所回应。

这既狠毒,又无耻。

程知知道,皇帝这么做,最受影响、最按耐不住的,会是崔光召。

这万人坑下,埋有许多崔氏族人。崔氏作为先太子外家,当年首当其冲受到屠戮。依崔光召性情,新仇旧恨,他怎么还能忍得住。

成氏父子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一来嘛,自是激崔光召同原朝死战,最大限度地去消耗原朝实力。二来,看五皇子水深火热的处境,程知如今寻思着,成氏此举也未尝没有探究先太子一系残余势力的意味在。

世家大族,死而不僵。当年被犁过一遍,却也少不得还有子弟、门客、旧交在外。小皇孙的名头,说不得还能有大用。那么把这些人引出明路,握在手中,就有其必要性了。

只是,对于这个事情,程知几番考虑,却很有些犹豫。

这就是个变速器的开关。此事过后,如同按下了按钮,时势骤变,杀局快进,流血升级,集中式一茬茬高规格地死人。

这个事情从结果上来说,崔光召固然痛苦,可经此一役,也正是在大悲大怒之下,他境界又生突破。到了崔光召这个地步,再要突破,还是短短时间内的再次突破,真是靠机缘、靠运气、靠刺激了。所以,理智来看,主角升级路上的磨难不应该阻止。

只是,人非草木,行事又岂能只以利益得失衡量。

崔光召是一个好人,一个很好很好、也值得托付终身的人。武道是他的追求,却并非他的执念。终局之后,他往昔尽去,失去所有,万念俱灰。他孤寂半生,于极致的空茫中得以大成。这般的破碎虚空,这般的武道至尊,他如果知道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他愿意么?

程知不可能坐视姐姐死去,那么,既然势必要扭转终局,就是已经决意插手主角的升级路了。可这插手,一次还是两次也是有区别的。这件事待到日后撕破脸面,对崔光召心境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如何插手,到哪种程度,也都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