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墓中墓

金梅瓶 天渊 1677 字 11个月前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还有一个怪物不知道在哪里呢?谁知道会不会在我现在不能动弹的时候,来吃了我啊?

所以我连忙就向着周围看了过去,但是让我惊讶的是,周围居然是一处富丽堂皇的场景。

周围的装饰都是黄金,地上还有不少金银财宝,而在大厅的最中央居然还有一个座椅,上面也是布置的异常奢华。

我看的是惊讶不已,而那怪物我寻找了一圈,居然刚好就掉在了一处尖锐的木棍上,就那么被刺死了,我这人品啊,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会那么的好。

看着下面这富丽堂皇的场面,再想起上面那充满机关的环,我突然就明白了,感情这是墓中墓啊。

是所谓的墓中墓就是在已经建成的墓室下部再造一个隐蔽的墓室,如同二层楼房。将假的棺椁和并不珍贵的随葬品放于上层,尤多注重放置坛坛罐罐,以迷惑盗墓者。真正墓主的棺椁和珍品则放于下层,也称为暗室。

另一种方法就是在主室之外另辟侧室,侧室可以与主室直接相邻,也可以通过一个长短不一的暗洞在别处另行开辟,一切要看具体地形地势和可能给盗墓者造成的错觉程度而定。

盗墓者行盗的规律是从一个明显陵丘顶部或侧部,由上往下,或斜着向下打洞。

有例外者则先打竖井,再于竖井底中打横洞,平着进入墓室。但无论如何,不太可能从墓室的底部往上打洞,除非在打竖井和横洞时,水平高度已超过了墓室的深度,那么只有再从下往上钻。

这样的情况偶尔有之,但毕竟属于极少的例外。如果发生了类似例外,盗墓贼斜穿打洞正好打到了暗室中,或真的是由下往上钻将出来,正好碰上下层的暗室,那么鬼神也没有办法加以保护,墓主只能自认倒霉了。

据说武则天的乾陵地宫就是以迷宫构成,当年的设计者颇费了一番心思,盗掘起来极其不易。盗陵者即便找见了乾陵墓道入口,从墓道进甬道、前室,也只能盗走很少一部分宝物。

因为大量的陪葬品被放在后室,而后室则是另辟一通道与甬道相连,入口处又做了伪装,与通常的构造大不相同,极不易被发现。

当1960年农民炸开一道裂口,考古人员清理并进行试掘时,发现位于主峰南面半山坡偏东处的堑壕隧道口,就是修陵者做的一个假地宫,其目的在于误导,将盗陵者引入歧途。

后来因国家文物部门闻知此情,不同意继续试掘,隧道口回填,这个假地宫与真正的地宫有没有关联,内部结构如何,世人也就无从知晓了。不过从已发现的这类迷宫墓葬看,不外乎在下层和旁侧另修暗室模式。

盗墓者在打洞盗掘时,首先遇到的必是上层墓室。当人进入后,自然是收拾外部的随葬品,然后劈椁抛尸折腾一番。若入葬的年代与被盗的年代相隔久远,盗墓者的疑心不会太大;若相隔年代较短,这就牵涉到棺内的尸体问题了

。假如盗墓者在死者入葬后不久进入墓室,于烛光灯影里好不容易劈开棺椁,准备发一笔横财,却发现棺内只有几个破瓶烂罐,或几件不值钱的破铜烂铁,并无尸体存在,聪明的盗墓者立即就会明白,这是个假冢、假室、假棺,真正的墓主人一定藏在别处。

这个时候,盗墓贼很有可能是怀揣一种被愚弄的愤怒,与得不到珍宝不甘心的双重心理,开始在上下左右用盗墓工具四处挖掘敲击,以找到真正的藏宝之所。

为了防止这种凶险的情况发生,作为墓主的家属,通常的做法是:一旦墓主死去,在停尸的几天内,火速派人四处打探谁家近期有人死去,埋葬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