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温水煮青蛙

农门肥妻 轻寒 3351 字 11个月前

安七墨送她离开军营时,她便一路紧抓住他的手,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紧张。

“阿月,我一定会保重自己的,你也是。我也会尽快回家,到时候我们一起迎接孩子的到来。”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好半天,李云月才应道:“嗯,我在家中等你。你赶紧催促马业辉回来,对付那程万里,切莫错失良机。”

时间能够摧毁很多东西,以程万里治理夷州的手段,时间越是拖延下去,安七墨就越是不利。

安七墨无奈地笑笑,应下之后,亲自将她送上马车。

现下水水很听话,只有对外人才会不听话,李云月独自赶马车,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李云月一走,安七墨回到营帐内,将刚才李云月的言论全部写作书信,再让底下的人加急送去给马业辉。

此事结束后,李云月回到家中,晚间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次日,她便继续回到书院去上课,至于安七墨那边,她也只能静静等消息。

不过随着她的肚子越来越大,梁氏倒是好几次让她在家中休息,莫要再去书院了,至少要等孩子生完之后,她再去。

但李云月并未听从,还有差不多两个月她才会产子,现在就让她休息在家,只怕她更加会胡思乱想,不得安生。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村中无什大事发生,不过此时,夷州城内,倒是传来了消息,说马业辉放弃了江州,转过身来攻打夷州城内的程万里。

在夷州城这边,安七墨早已经安插眼线,也早已经做好各种准备,属于夷州的战争一触即发。

刚开始的时候,生活在夷州城内的百姓,都痛恨大齐的将士,非要和程万里作战,才害得他们流离失所。

有不少的百姓,想要逃出城去,奈何城门紧闭,他们只能困在城中。可城中有战事,他们难免被误伤,逃无可逃。

除了夷州的百姓之外,被放弃的江州百姓,对大齐将士也是怨声载道。

因此,安七墨和马业辉的压力都很大,既有强敌,还要安抚百姓,委实艰难,而且战争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结束,程万里到底是个有点本事的将军,不那么容易对付。

且他身在城中,城中尽是大齐百姓,他本身就已经占据优势。

在起初得知有人为安七墨他们打开城门之后,他在寻找奸细之时,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人。

安七墨和马业辉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和程万里对抗,期间夷州百姓还各种不配合,给安七墨他们找麻烦,如此一来,让这场战争变得更加艰难。

可以说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面,程万里对夷州百姓的统治,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在战争期间,百姓们给安七墨他们找麻烦,就是最好的证据。

战争持续了一个月,程万里手下士兵伤亡惨重,他意识到,有夷州百姓的“支持”,对他们并没有多少益处。

且程万里已经有些狗急跳墙了,遇到城中百姓就直接杀人,一时间夷州城内,被鲜血染就,民不聊生。

幸运的百姓,还能携带家人一同逃跑。多数时候,安七墨也会安排人,接应逃跑的百姓们,尽全力护住他们的安全。

到此时,百姓们支持的对象,逐渐发生转变,渐渐地从程万里,改变成为安七墨和马业辉他们。

程万里也没料到马业辉会选择弃江州而保夷州,他们来势汹汹,加之他们对夷州的地形等比他要熟悉,比燕国的将士要熟悉,故而程万里一时间难敌马业辉他们。

很多夷州城内的百姓,开始流窜出来,在各个村子里谋生。

石河村也来了不少人,看大家狼狈的样子,李云月就知道,现在城中的战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了。

甚至于距离夷州城最近的几个村子的百姓,也都在逃离,可见这场战争波及的百姓很多。

石河村的村民也提心吊胆的,李云月也不例外,虽然说马业辉选择弃江州,现在和安七墨在夷州并肩作战,可是燕国在江州也有人,若一举攻陷江州,燕国的人也会直接到夷州来接应程万里了。

好在马业辉还留了部分人在江州,拖延燕国进攻的时间,让夷州能够有喘息的时间。

可这时间,李云月知道,肯定也不多,必须要安七墨他们,速战速决。

还有一点,她是很担心的,现在安七墨在夷州作战,搞不好他参军的事情,会被梁氏和安志柏得知,届时她将如何解释?

就算梁氏和安志柏不见安七墨杀敌,别的人也总能看到,且他现在担任副将,平日露面也多,从城中来的百姓,多少也是知道他名字的,只要在石河村说上一句,梁氏和安志柏听了,肯定就知道了。

李云月思考这个问题,足有两天时间,心头在想,要不然直接告诉他们吧,否则等他们自己发现,肯定会闹翻天的。

不过,她还没来得及下定决心要告知他们,城中便有一消息传来,程万里被赶出夷州城了,带着他的众多手下,连夜逃出!

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了,至少在本阶段内,这场战争安七墨他们取得了胜利。

李云月也算松了口气。

紧接着她又得到消息,程万里并未带着手下离开夷州境内,还潜伏在夷州境内,伺机而动。

李云月心中蓦地一紧,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段日子,程万里在城中的暴行,她是有听说的。曾经为了掠夺民心,他利用廖奇伟掳掠钱财。

后期他穷途末路,便滥杀无辜,这个人的暴戾心性,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他被赶出夷州城,却又不走,心中必定是不甘,那么他如今藏在何处?是否会对夷州城外的百姓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