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已经结婚快两年了,她现在考虑事情就比苏敏全面些。
苏敏一般是从她和陆建军的意愿出发。
但是刘霞,却是从大体,从整个陆家的角度看问题。
她和苏敏说:“敏敏,作为你的朋友,我还是要劝劝你。既然陆建军说了今年前半年结婚的话,村子里的人也都以为是这个时间。那你和陆建军不如早早的办了。或许你不想和陆建军圆房,那在这一年里你们也能一起生活,但是分开睡。你不是说陆建军在县里买了房,还是带院子的平房。那你们关起门来想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呗。”
她细细的和苏敏解释:“主要现在大家都以为你和陆建军的婚期是这几个月。你们延后,你俩在县里上班,那是拍拍屁股就走了。剩下的闲言碎语不就都冲着我三叔三婶去了。我三叔这个人吧,是难得的明白人。可总被人这么在背后说苏知青是不是看不上他儿子了,苏知青和他儿子这么那么了。他心里也免不了会不舒服。他这一时不舒服不会怎么地。但敏敏你都说了不到二十五不考虑生娃,也就是说这六七年你和陆建军是不打算要孩子的。这儿媳妇没有孩子,本来当公婆的就容易不满。要是你再有别的事情让他心里不舒服,那积累起来你们少不得会闹矛盾。我三叔还能把这不满忍下来,等到受不了了再爆发。我三婶可就不一定了,她指不定会闹出什么来。说个不好听的,你躲了她,她在乡下,你在县里,她骂不了你,那她总能骂陆建军吧。见一回说一回,她唠叨的多了,陆建军心里会不会受影响不说,就是被亲妈教训的委屈他陆建军得受着吧。”
说着刘霞也叹口气:“在我结婚以前吧还有刚结婚那会儿吧,我和我婆婆,我大伯子,我嫂子产生了矛盾,我都是直冲冲的去处理。一直都是让陆为民两头不是人的夹在中间。可是到了今年,我自个儿就会心疼陆为民。对我家那些破事,也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忍就过去了。”
苏敏不言语,陆建军和她说了,以后他是会孝顺自己爹妈的,但苏敏作为儿媳妇,她和公公婆婆能相处就处,不能相处就彼此保持距离。
只要每年逢年过节露个面也就可以了。
“你现在没结婚,肯定心里想着凭什么我嫁给你陆建军还得受委屈。你陆建军就得站在我这头。但是结婚以后,最好的不是说你男人站你这边。而是家里人面上都和和气气的。自己的男人自己心疼,等你真结婚就明白了。”
苏敏知道刘霞说的也有她的道理。
像是翠花婶子,苏敏也发现她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
要是自己害得她又丢了脸,估计这辈子也就逃不过她的唠叨了。
翠花婶子有什么有杀伤力的行为那不至于,可被她嘀嘀咕咕也会很烦。
让陆建军为了她不认苗翠花这个娘那是不可能的,陆建军不是这样的人,苏敏也不会同意他做这样的事。
苗翠花和苏庆国不一样,她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农村老太太。
她是偏心,但并没有把心偏的歪了。
现在苏敏说不嫁就不嫁,那村里女人们的猜疑不会去和陆队长说,只会去找翠花婶子。
这么一来,确实给以后留下了隐患。
苏敏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还这么复杂,她皱着眉和刘霞说:“那我好好考虑考虑。”
“嗯,你是得好好考虑一下。”
和刘霞说完话,苏敏就去找陆建军。
从陆家老大老二结婚建了新房子以后,陆家老屋子就很宽敞了。
陆建军和陆建民又都不在家,他们两个还是同睡一间房的。
苏敏走进去的时候就见陆建军正拿着一块布在擦拭他的书。
那书是什么书苏敏看不出来,因为书外头拿草纸包着封皮。
陆建军见苏敏瞧他的书,就翻开书皮给她看: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这本书是《安徒生童话》。
苏敏真的是大吃一惊,她作为一个老师,在学校里都没见过这本书,没想到陆建军手里竟然会有。
而且陆建军手里的可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的套书。
这书很有名的,就是搁在苏敏上学的时候,她爸妈给她看课外书都是同个出版社在恢复翻译出版后出的。
苏敏爸爸就有一套wenge前出的,还有wenge后七十年代末重新出版发行的一套。
就是七十年代末的那一套苏敏亲爹也是花了大功夫才凑齐的。
至于wenge时候的那套,收集的难度就更大了。
苏敏爹对那套书宝贝的很,就是苏敏想看,也必须把手洗干净,坐在书房里看。
决不允许她拿到沙发上躺着看。
之前苏敏也想过去废品站里看能不能淘到这些书,但她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所。
万一被同住的人发现她看这些书,心黑一下把她给举报了那就麻烦了。
苏敏问陆建军:“你家里放着这书不怕被人瞧见啊?大队长没管你?”
陆建军笑:“我爹可能压根儿不知道我有这些书。这些书我都把封皮拆了,前几页出版信息前言什么的都撕掉,再换上我自己做的封面。我所有的课本都会自己拿草纸包住封皮。而且在查的比较严的那几年,我这些容易引起别人误会的书都是另外找地方收着的。”
苏敏感叹:“你的胆子真挺大啊。”
陆建军说:“像我家这种前头祖辈没出过什么文化人的,一般也不不会有人怀疑说家里会藏这些书。毕竟全村都知道,我爹虽然认识几个字,那也是从扫盲班学的。我娘更是上了扫盲班也只会写个全家人的名儿。我大哥二哥又都是念书可以,但相比于看闲书还是更喜欢去山上跑,水里玩。”
苏敏闻着书上的霉味儿:“你这是藏什么地方了,味道真挺重的。”
“我家老房子的地窖里。”
陆建军说的老房子不是现在陆队长一家住的房子,而是陆建军爷爷奶奶的房子。
陆建军爷爷五个儿子,在儿子结婚前都是一家子挤在两间老房子里住的。
后来赶上国家按着人口分地,等儿子们结婚就都自己盖了房子。
儿子全成家了,老两口就是自己住,儿子们每个月给粮给钱。
老两口没了,这老房子也没有分。
一来是不好分,五个人分两间房,这怎么分。就是折出去分钱也分不了几个钱。
二来老房子只是普通的泥土房,还是三零年左右盖的,到老人过世已经有四十多年了。要是住进去,翻新的钱比重盖也省不了多少。
所以最后老房子就一直放着,哪家有空了就过去收拾收拾打扫打扫。
自从陆建军在老房子藏了书以后,这打扫的活儿他就揽下来了。
空房子什么也没有,家里其他亲戚见他愿意去收拾,也就让他拿着老房子的钥匙了。
陆建军拿着书随意的翻翻,然后问苏敏:“你说我该不该把这书给建设?”
苏敏纳闷:“怎么?”
陆建军说:“过年的时候我回家,查了查建设学习的进度,发现他已经把小学的东西全掌握了。”
陆建设上的这个小学因为学生少,老师也少,是不分班的。
直接就是五个年级的学生坐一起,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其他年级的学生自习。
陆建设跟着老师把小学的内容全部都学了倒是也有机会。
苏敏问:“所以这书,你是想给陆建设一个奖励吗?”
陆建军摇头:“要是我给他奖励的话,本子,笔,我都是给他买这些。是他自己说想要一本有意思的书。但是我也不知道该给他找什么有意思的书。”
苏敏想起自己小时候爸爸给她看的丰子恺,还有三毛流浪记之类的书。
都是些有图画的,小孩子看带着插图更容易理解。
只是她又突然想到,这个时候这些书也是没得卖的。
建设想看有意思的书,可像是《牛虻》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不适合十来岁的小孩子。
难怪陆建军把他偷藏起来的《安徒生童话》给翻出来了。
陆建军还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书给建设看吧。
陆建设年纪小,万一让人知道他手里有这本书也挺麻烦的。
而且建设向来和大毛二毛腻在一起,像是连体婴一样。
就是建设机灵,藏着不说,大毛二毛万一说漏嘴也不好。
苏敏想,等到明年,最迟后年,在文化方面就不会查的那么严了。
与其让孩子看个书还得提心吊胆的,就是看到书里不明白的地方也不能找老师询问,不如让建设再等一等。
她就说:“我想着建设和大毛二毛一起,万一两个小的不懂事把这事儿宣扬出去也不好。咱们都是大人,要是因为看了些闲书受了批评那厚着脸皮写个检讨也就过去了。可孩子不一样,就是被老师发现了,让老师批评上几句,孩子心里也会忍不住委屈的。要是遇上那喜欢大张旗鼓的就更麻烦了。受罪不说,说不定还会直接让孩子没了的兴趣。你不如等一下,等建设上了初中,再把这书给他。”
本来陆建军拿的这个版本也不是删减后给儿童看的,而是原著全本翻译后出版的,在苏敏看来,这些书还是更适合成年人翻阅。
至于青少年,就应该像她小时候那样看青少年的版本。
苏敏想,等到了七八年,她要帮三个小孩淘一些适合他们的书。
陆建军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还是把这书放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