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 139 章

太皇贵君是觉得累得慌才不愿意去阅兵,再加上他本来就是到避暑山庄来休养的,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越国公毕竟是两朝元老了,那太皇贵君与赵泽林也算是老相识了。两人之间的关系普普通通,也就是维持着该有的和气。毕竟越国公与钱丞相两人也没闹出什么大矛盾,而太皇贵君作为钱丞相的嫡长子,对赵泽林也算是客气了。赵泽林本身是一品国公夫人,自然也是站在离太皇贵君较近的位置上。

太皇贵君左右两边各跟着宣和帝的畅贵君和宸侧君,其余的贵君和侧君则都陪同宣和帝一起去阅兵了,余下的良君、侍君按品阶站得远了些,但却一直跟在太皇贵君身后。

赵泽林离太皇贵君近,便让太皇贵君召到了跟前。

“臣夫赵泽林,参见太皇贵君,太皇贵君千岁千千岁。”

太皇贵君“嗯”了一声,之后便点点头,“越国公夫人无需多礼,起来吧。到哀家身边来。”

赵泽林这才谢恩起身,走到了太皇贵君身边。

“哀家的消息不大灵通,听说你与越国公认了个干孙子?”

“是,在建州认下的,去年在京里办的认亲宴。”

“这次也到围场来了?”

“来了来了,这不是刚好遇上团圆节,便想着一家子能在一起团团圆圆的。”

太皇贵君点点头,觉得赵泽林所言在理,之后便叹了口气道:“你与越国公也挺不容易的。”膝下无子是什么概念?说出去得有多难听?想当初他刚进宫的时候,因为年纪小,一直怀不上。又是求送子观音,又是绣多子多福被褥……总之,能想到的法子都去做了。后来好不容易怀上了,可生下的却是个翁主,他险些就一蹶不振了……

“这么多年不过这么过来了吗?”赵泽林知道太皇贵君想到了什么,也不想再谈这个话题了。毕竟太皇贵君心里不舒服,难道他就舒服了?像他这样还算好的,当年太皇贵君身处宫中,身边没个皇子傍身,别说是被其他的命夫瞧不起了,就连身边伺候的人怕是也瞧不上他的。要不是有个当丞相的父亲,哪能安安稳稳活到现在。

赵泽林忙把话题扯到了行宫之中的桂花上,“看今年行宫中的桂花开得这般香,也不知道可有人酿了桂花酒?”

“哀家去年已经命人酿了些,埋在地下呢,今年倒是可以挖出来尝尝味儿。”太皇贵君知道赵泽林的想法,也不戳破,顺着他的话就把话题岔开了,“待会儿等皇上他们阅完了兵回来,咱俩喝上一杯!若是好喝,送你一坛。”

“这可是太皇贵君说的,可不能赖啊。”赵泽林见太皇贵君笑了起来,便也跟着笑开了。

畅贵君跟在一边,也顺着太皇贵君的话往下说:“太皇贵君酿的桂花酒甘香四溢,醇厚芬芳,喝了还不容易上头,自然是好喝的。”

“哈哈,你这小子,别以为这么说,今年就能多抱一坛回去!”

……

墨珣今年仍是离宣和帝有些远,不过他要是想看,这点距离还是拦不住他的。

因为越国公与赵泽林都说过宣和帝看似有些变化,墨珣便一边回想着宣和帝去年的模样,一边将视线放开去看看宣和帝现在的样子。

宣和帝身着便于骑行的袴褶,跨坐于马匹之上。

墨珣此时只能看到他的后背,除了有些壮硕之外倒是没觉出有什么异样。

宣和帝手执令旗,正在指挥士兵们行军布阵。

此时正是三军齐动之时,除却震天的口号声外,便是大地的震颤。墨珣胯.下的马毕竟经历过不少这种阵仗,除了有些不安地踏动马蹄之外,并无其他过激的举动。

墨珣挺直脊背在马匹上又坐了好一阵子,宣和帝才像是玩够了一般将手中的令旗交给年太尉,由着年太尉来指挥。

宣和帝挥舞令旗是十分随心的,也算是考验在场将士的应变能力。而年太尉挥舞令旗则遵循有一定规律,就像是在向人展示起我泱泱大国一般。

等到阅兵完成之后,墨珣便看到宣和帝勒紧了缰绳,这便要启程回行宫了。而他虽然并没有从宣和帝的背影中觉察出丝毫的异样,但却仍是担心自己漏过了什么,便紧盯着宣和帝。

不知道是因为墨珣的视线太过锐利,还是宣和帝随意回头想看看后边的随行人员,墨珣竟是当真瞧见了宣和帝的正颜。

正如越国公所言,宣和帝确实是胖了,而且还白了不少……

墨珣眨眨眼,难道是人到中年便会自然而然地发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