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 186 章

临近戌时,所有翰林及庶吉士便已停下手中的笔,开始将摆在案上的文册收拾妥当,准备离宫。铜锣声一响,所有翰林及庶吉士均鱼贯而出,而后翰林院大门便锁了起来。

墨珣跟着其他人一同走到门口之后,伦沄岳便主动走了过来,要领着墨珣到宫门外去寻越国公。墨珣现在还住在越国公府,下了衙门之后同越国公一起回府就正正好了。

而越国公就算此时不知墨珣已经在翰林院了,只消在宫门外见到国公府的车夫应该也就清楚了,毕竟车夫也不可能单单接越国公一个人回府。

冯维正与卢文客刚才没能好好同墨珣说上话,现在下了衙便过来招呼着墨珣说是要一同上酒楼用饭,联络联络感情。

墨珣稍作思考之后便略显为难地开口道:“今日恐怕不成,倒不若明日吧?我请两位同僚吃上一顿。”墨珣虽然与他们二人无甚交情,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有同榜情谊在,他们在翰林院又比自己多呆了三年,怎么说这顿饭都是免不了的。

冯维正倒是没说什么,但卢文客立刻佯装怪罪起来。

墨珣这才解释说是家中今日摆了家宴。

两人与墨珣是同一批的进士,本应同时进入翰林院,但墨珣却因为守孝的事回了乡。此次回京任职,倒是有些人猜测他或许会被外派到地方,却没曾想仍是留在了翰林院……认真说起来,对于墨珣家中应当是喜事一桩,家中要摆宴也实属正常。

想到这里,卢文客便也并未再纠缠,只是又同墨珣说了几句,拟定了明日下衙之后一同用饭,这便要散了。

新晋的一甲三名趁着下衙的功夫,推了状元张叙编出来,“诸位大人且慢,承蒙各位不嫌弃,不如就与我等一同到鹤颐楼吃顿便饭?”

伦沄岳站在墨珣身边,还没来得及吭声,就已经有其他的翰林摆手拒绝了。

与他们同乡的翰林自是要给这个薄面,这就与他们一道去了。

伦沄岳也是直摆手,拉着墨珣说是家里已经摆了席,不便前往。

三人在今日伦沄岳领墨珣前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墨珣的身份,而在会馆的时候也曾听说过上一任状元的事,自然是知道墨珣是越国公的干孙子,只是却并不知道伦沄岳与墨珣的关系。

不过,既然伦沄岳都这么说了,想来应当是亲属一类。毕竟越国公府的家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具体是什么亲属,他们也不好在此刻当面问起,便当作是自己已经知情,这就不再劝了。

反正在翰林院里多呆上几天,这些事应当也就都能清楚了。

伦沄岳对他们说完了之后,这便领着墨珣往宫门处走,与此同时,还小声地对墨珣说:“其实我刚当庶吉士那年,也曾提议过要请翰林院的一众同僚一起用饭,当时也是被拒绝了。”他不紧不慢地走在墨珣身侧,愈显风骨,“翰林院这边大都是科举选士上来的……”

这般说着,伦沄岳便微微蹙起眉,显然是在思考应当如何措辞才能使墨珣既听得明白,又不会过多贬低翰林院的同僚,“……比较清贵,平素除却几个交好的同僚之外,也鲜少这般随随便便地摆大宴。”

伦沄岳实在是想跟墨珣说在宫里谈论这些不大方便,不如等到他哪天上越国公府或是墨珣到他家里来,两人私下里再行讨论。但有些事还是要趁早让墨珣知道为妙。

如此一来,伦沄岳便也只能再将声音压低一些,凑在墨珣耳边说:“恐有结党营私之嫌。”

伦沄岳这么一说,墨珣就明白了。不过他还是看出了伦沄岳话里的欲言又止,想来应该是觉得现在时间不够不足以详谈吧。

墨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其实伦沄岳这个解释挺牵强的,在墨珣看来,这些翰林要么家中有事,要么就是担心风评不好,或者根本就是瞧不起新来的。

像伦沄岳所说,他三年前还是庶吉士的时候也被拒绝过……庶吉士要通过了散馆考核,被留馆了之后才是确定下来会留在翰林院。而伦沄岳那时刚当上庶吉士,作为正式翰林的他们怎么会搭理伦沄岳呢?

至于现在开口的这三个进士已经被明确授予翰林官的职位却仍是被拒绝,想来应该是在观望吧。

“二舅,我猜今天爷爷应该弄了个小宴,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到越国公府去?”

墨珣刚才对冯维正和卢文客说的,其实只是他的猜测。毕竟他出门之前赵泽林也没对他提,但按照他对赵泽林的理解,想来应该会弄个小宴庆祝一下的。

就算没有,那临时置办一下也不打紧啊。

两人一同出宫之后,便也找到了越国公府的马车。

彼时,越国公已经坐在马车里等墨珣了。

伦沄岳上前同越国公见礼之后便要离开,但墨珣眼疾手快地拉住了伦沄岳的朝服,转而同越国公说道:“祖父,今日让二舅到家里一同用饭可好?”

“行啊。”在越国公看来,这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随便说一声就成了。

“那你就让人到家里说一声,让他们也一起到府里用饭。你就搭我的车,先过去。”越国公这般对伦沄岳说道。

墨珣离京之后,伦沄岳便也很少到越国公府上去了,两人鲜少有其他的交往,此时伦沄岳同越国公说话反倒带了些客气,“如此,那就要打扰越国公了。”

墨珣见他们两人之间氛围似与以往不同,一时间倒也摸不清头绪。若说越国公与伦沄岳在朝堂上有什么不对付……也不无可能了。

伦沄岚这就到往自家府上的马车处去,准备对车夫交代一二。

越国公趁着这个空档问起墨珣今日到翰林院是否还适应,他面上满是关切,显然是担心周涛在翰林院会给墨珣摆脸子。而越国公在御史台,虽说是御史副丞,官位品阶都比周涛高,可若是墨珣在翰林院让人欺负了,他也是鞭长莫及啊……

墨珣见状,忙摇头,只对越国公说了一下他今日在翰林院的所见所闻。

越国公有些担心墨珣会隐瞒,便也仔细地听他说话,想从中听出是否有哪里不对。

伦沄岳同他府上的车夫交代完了,回来之后便上了越国公的马车。原先在外头倒还好,可这一进了马车,伦沄岳满身的拘谨简直都萦绕在马车中间了。他原先同墨珣还未说完的话,现在也没敢当着越国公的面提起,显得有些欲言又止。

墨珣暗自眨了眨眼,总觉得自己离京的这三年里似乎发生了什么他所不知道的事。这三年,墨珣虽然不在京城,但却一直跟越国公他们保持联系,却是从未听越国公提起过伦沄岳如何。

伦沄岳的反应倒让墨珣在意起来,“二舅,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个反应?”墨珣想着,两边都是他的亲人,如果有什么事倒不若摊开来说个明白,也好过老憋在心里,而他这么夹在中间也有些难办。

“什么怎么?”伦沄岳被墨珣问得莫名其妙,他觉得自个儿今日状态还算不错。

墨珣眯起眼,显然是在怀疑伦沄岳装傻充愣了。“上了马车之后,二舅显得十分拘谨啊。”

伦沄岳闻言,当即笑了起来。“师大人在场啊,自是拘谨了。”

墨珣自然不信,“往常怎么不见二舅拘谨?”师明远又不是今天才当上的御史副丞,伦沄岳早干嘛去了?

伦沄岳见墨珣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干脆开口解释起来。无非就是因为墨珣与伦沄岚离京之后,两家来往便少了。伦沄岳除了交房租之外就很少到越国公府上,整整三年没什么往来,忽然这样见上了自然是尴尬的。

“前些日子不还一同吃饭了吗?”墨珣对于这样的人际往来不是很懂,但却不妨碍他观察。

伦沄岳见墨珣这样,一时间倒也没那么局促,这就笑了起来,“当时人多,能一样吗?”

越国公听得两人的对话,却并未吭声。他本身品阶就比伦沄岳高,也比伦沄岳年长,总不至于让他主动上伦府拜访吧。

其实说到底,也就是伦沄岳自己担心自己总是到越国公府上来打扰会引起越国公的反感罢了。

墨珣沉思片刻,视线在越国公和伦沄岳脸上来回,便点点头,算是信了伦沄岳的说辞。之后,他也没有再揪着这点不放,转而主动提起了翰林院的事。

墨珣一说翰林院,伦沄岳便下意识飞快地朝了越国公看了一眼。

只这一眼的功夫,伦沄岳就飞快地想好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倒也不怕越国公听,反正也不是什么辛秘,越国公只消稍稍打听应当就能知晓。

想到这里,伦沄岳便直接在马车上同墨珣说了起来。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翰林院的人,俸禄不高却自视甚高,与墨珣早前的猜测一般无二了。

越国公一直都坐在旁边不吭声,但是伦沄岳所说的这些,他在朝中也早有耳闻。

翰林院那边除了处理文书之外,还兼了国子监的差事,充当皇子讲席之类,每一任新皇登基都有翰林官的身影。

越国公倒不是看不上翰林官,大家同朝为官,只要没有做出什么危害国家和百姓的事情,也谈不上谁看不上谁了。不过一直以来,文官看不上武将已经成了定律,所以翰林官那边是怎么个心思也不是很难猜。

伦沄岳说完了之后,又在马车上简单地跟墨珣提了一下翰林院内部的势力划分:掌院学士为翰林院的主管官,副掌院次之,下首有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修撰、检讨等等。

依照越国公早前的说法,翰林院为钱相一派,但听伦沄岳的意思却不尽然。应该是大体为钱相一派,但内部还有更细的划分。

掌院学士与副掌院学士就不同属,下头的其他学士人员不少,各为其主也无不可能。

比如朝廷上针对某件事产生了分歧,这时候可能就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占人数多的那边提出的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