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大周人,能够在无人察觉的时候一连找了他们几个部落的人,又怎么会在离开的时候这么不凑巧被发现了呢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点,格尔齐才发现,大周其实根本就不在乎他们到底会不会跟雅砻撕破脸,因为大周早就已经准备好帮他们撕破了。
如果他们这些部落的人一直没有动静,可能接下来诨右图那边就会知道大周皇帝已经给他们这些部落的人写了信。
这些信根本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这些大周人可真是狡诈
格尔齐暗自在心里骂了墨珣一通。
“你有没有能绕过诨右图跟大周联系的方法”诺敏现在想到墨珣,还觉得自己的后颈有些疼,“如果我们真的要跟雅砻撕破脸,最好还是先告诉大周一声”
这就跟店小二干活的时候要在店老板的眼皮子底下进行才好。如果小二在老板没看到的时候就已经把活都干完了,回头,老板看到的就只是小二无所事事了。
格尔齐摇头,“不用了,他们本来也就没打算从我们这里听到什么。”
“啊”诺敏不是很明白。
格尔齐想通这点之后,倒也不是很在意诺敏是不是想要从自己这里打探出什么事情,然而再去向诨右图打小报告了。“你难道没发现,那个大周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根本就没想听我们说什么。”
格尔齐说的这个,没有人会比诺敏体验更深了。因为墨珣是直接把他的嘴给堵住,根本就没有让他说出任何一个字。
“那大周到底是什么意思”
诺敏还没反应过来,但格尔齐已经不打算给诺敏分析什么了,“只是想让我们不要再帮雅砻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
从墨珣从雅砻军营回来之后的几日,大周依然是领兵将雅砻打得节节败退,而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却表明那些部落似乎并没有多的动静。
一开始,军中对墨珣多有倚重,但现在,雅砻因为慑于墨珣,将几个已经在征西大军中打出了名头的猛将都藏了起来,出来的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将领而此时,在大周一连打了几个月的胜仗之后,雅砻已经要被他们彻底赶回老家去了,有些人的心思就跟着浮了起来。
情况危及的时候,墨珣挺身而出,他们自然也是受用的。可现在情况好了,他们就开始瞧墨珣不顺眼了。
这就跟之前,鸿薪王突然被皇上派到军中担任大元帅一职一样。
有些人就见不得墨珣从军中拿军功,更何况姜伟平也是就因为跟墨珣有了同乡的情谊,这才得以在皇上面前露脸。给姜伟平升官的事恐怕用不着等到战争结束,皇上金口一开,姜伟平就能当上将军了
这些人越想越不平衡,恨不得能替了墨珣或是姜伟平。
这一次,墨珣到雅砻去送信、策反其他的部落,但据斥候带回来的消息,时至今日,墨珣竟是连一个部落都没有策反成功这不正是一个大把柄往这些人手里送吗
当鸿薪王知道军中竟然传出了一些对墨珣能力有所质疑的传闻之后,面色当即就沉了下来。
当鸿薪王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牵复帝也已经从暗卫的口中听到了。
他们完完全全将墨珣之前立下的汗马功劳抛诸脑后,只因为“策反”这件事就要完全否定墨珣之前的功绩。
牵复帝的反应比鸿薪王更为激烈,立刻就要命人将那些肆意散布谣言的人抓起来。
在军中妖言惑众,不赏几个军棍,简直就像是军规形同虚设
之前,征西大军龟缩在玉门关,除却几个比较意气用事的将领被激怒,出城迎战之后为国捐躯,余下的要不就是听了大元帅的话,在玉门关养精蓄锐;要不就是真的窝囊。
鸿薪王只要一想起几个被人怂恿着出城迎战而战死的将军,顿时便面沉如水。
当初除了因为雅砻的军队在玉门关前叫阵,辱骂的话语频出,让大周的将士怒火中烧之外,还有就是他们征西大军之中有些人,自己不敢上场,反而撺掇着别人去。
而怂恿、起哄的人之中,就有那个叛徒张齐远。
当然,其他的人,就算这段时日规规矩矩,没能让牵复帝带来的暗卫发现他们与雅砻有什么往来,但鸿薪王还是一一把他们的名字都给记下了。
先前是因为大周处于劣势,军中士气低迷,鸿薪王不想闹得太难看,才忍了下来。现在倒好,还不等到“秋后”,这些人就跟蚂蚱似的全都跳了出来,让鸿薪王想要不“秋后算账”都不行了。
墨珣对这些人在背后恶意出言重伤自己的事了如指掌,但那些人见到了他之后,还不是一个劲儿地套近乎。
墨珣以往还在徽泽大陆的时候就被这种人说惯了,一开始,墨珣还有些暴脾气。但随着自己的实力渐长,这些人以及他们刻意传播出来的流言蜚语对墨珣其实根本就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正如此时一样,他们是既羡慕又嫉妒,所以才出言重伤。
说实话,墨珣还就喜欢他们这种明明看不惯自己,却又奈何不了自己的样子。
然而,墨珣不当回事,却不代表与墨珣亲近的人不当回事。
不论是丁成英还是姜伟平,听到了军中的流言蜚语之后,都是禁不住火冒三丈。
两人见墨珣未受影响,只以为他是根本就不知情。为了不给墨珣徒增烦恼,他俩也就只能尽量避免在墨珣面前提起。
但没过两日,墨珣不过出到帐外遛个弯的功夫,就听到几个人正背着自己在说闲话了。
征西军中近日来,最大的闲话就是关于墨珣的。
墨珣本来是想当作没听到转身就走,但这些人嗓门太大,就算墨珣没有刻意去听,也都能听个一清二楚的。
原先,墨珣装中毒的时候,帐外是有禁卫军把守的,但现在,墨珣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禁卫军就被撤离了。
毕竟,尽管牵复帝已经应承了回京之后要给墨珣封爵,可墨珣现在却还是仅仅只是个五品的翰林院侍读,还配不上禁卫军来给他看门
不过,之前离开的何贤箹却在另外安排的帐内住下,倒是没有再回来了。
所以,某些人,就总是跑到他的帐外叽叽呱呱地说个没完。
然而,墨珣大多数时候是不在帐内的。
这段时日,雅砻那边根本就不敢派什么大将出战,迎战的都不是那几员猛将,征西军中自有将军能够应付下来。
鸿薪王认为,如果将军们能应付得了,就不需要墨珣再上阵了。
鸿薪王的想法有那么点儿卸磨杀驴的意思,但却是从上位者的角度考虑的。
现在,整个征西大军都对墨珣的名字如雷贯耳,甚至于“墨珣”这个名字在他们心目中就是一个“打胜仗”的代名词。如果再让墨珣上场,让征西大军对墨珣产生了依赖,那于整个大周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
功高盖主一事尚且另说,最最重要的是,万一给士兵们营造出一种没有墨珣就不能打胜仗的错觉就糟了
鸿薪王向牵复帝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立刻便得到了牵复帝的赞同。
而此举,正中墨珣下怀
墨珣从雅砻军营回来了之后便功成身退,安安静静地跟在牵复帝身边。
“话说,那个墨珣不是领了命去到雅砻军营策反雅砻联军里头其他部落的人吗”
“是啊是啊”
“可是这么长时间了,雅砻军营那边也没有内讧的消息传出来,这几天不还是那些部落的人在跟我们打”
“说的是呢难道墨大人其实根本就没有进到雅砻军营而是随便找了个什么地方溜达了一圈就又回来了”
“哎,你别说啊我觉得很有可能啊不然他怎么能那么快就回来了”
“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墨珣说别人闲话还特意选在离别人帐篷不远的地方,嗓门还大得离奇,简直就是怕别人听不见。
墨珣刚才是打算转身就走,但他刚要迈开步子,就听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声音。
这个声音就是此次谣言的始作俑者之一。
之前,墨珣乍一下在军中听到这种不利于自己的言辞时,还稍稍留心了一下。
当时墨珣就注意了那三个围在一起的小都统。
这三个人可就厉害了,哪怕墨珣跟他们没有什么过深的接触,却也从姜伟平那里听到了关于他们的“丰功伟绩”这三个人在军中呆的时间很长,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升迁。又因为朝廷重视科举,对于像姜伟平这样武举出身的武进士更是优待,是以,姜伟平一到军中,官衔就比他们高这三个人表面上与姜伟平称兄道弟,暗地里却像现今一样,不住地散播谣言。
姜伟平一开始他还没发现是这几个都统所为,只认为是对方看好了自己,才与自己交好。
甚至于,姜伟平第一次听到这个谣言,还是这三个人之中的其中一个说给他听的。
当时,对方还好好地宽慰了姜伟平几句,说是因为他能力出众才会遭人妒恨,让姜伟平不要放在心上。
姜伟平跟墨珣说起这事的时候已经没有当初那样的气愤了,反而还跟墨珣开起了玩笑,说是对方有一点说得没错,确实是因为自己能力出众,才会遭人妒恨。
正是因为对这些人那么一星半点的印象,墨珣原先想要离开的步子一顿,干脆就大剌剌地站在这里听了。
反正,散播谣言的人都不怕了,他这个当事人避什么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