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一个大族财物压力的媳妇人选,夏家那位和离回府的姑奶奶,是自古以来最最上佳的人选。
照着如今的形式来看,夏氏的嫁妆那都是小事,带不带嫁妆都没关系,关键是夏氏这个人。
只要能把夏氏娶进门,那就是在家里栽下若干摇钱树,只等着源源不断的银钱从树上掉下来。
所以,从去年的平板玻璃问世之后,原本和姜夫人只是泛泛之交的刘家长媳乔夫人,从谈论玻璃的神奇、和夏晏清的惊人聪慧开始,便和姜夫人热络起来。
算起来,乔夫人是最早开始有行动的女眷之一,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一点儿不显得急迫。反而因谈论玻璃和琉璃而产生的、对夏晏清的赞誉,让姜夫人觉得很有亲近感。
经过将近一年的来往,两位夫人的交情由远及近。每次参加宴会,两人都能坐在一起聊上一会儿。甚至单独递帖子拜会也有过两次,只是让乔夫人比较遗憾的是,两次都没见到正主夏晏清。
这次,这种遗憾依然在继续。
乔夫人这次的拜会,距离清韵斋推出琉璃瓦的日子,已经过去五天,街市和权贵之家对琉璃瓦的热议也有了减缓的趋势。
姜夫人自己没觉得这种拜访有什么不对,但夏珂却提醒了她,无论什么情况,和这些女眷的谈话,都不要涉及女儿的亲事。
即使再嫁,那也事关女儿一生。
对于这个,姜夫人的郁闷无以复加。
照着自家老爷的意思,女儿有了这等本事,女婿反而更不好选了。很难保证,很积极的希望结亲的人家,图的不是女儿赚钱的本事。
这样,女儿出嫁,岂不是给夫家当了个没工钱的掌柜?
现在的状况,无论高嫁低嫁,都免不了这种状况。
因仰慕自家女儿,出自钟情,愿意娶女儿为妻的儿郎……呵呵,这种说法,姜夫人自己都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