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震慑

琉璃满京华 衣布衣出 1139 字 11个月前

相对于一些官府人士知道的消息,平民百姓掌握的内容更多,传播也更快。

夜半时分,清韵斋窑场又是救火又是捉贼,那等喧哗,在夜静时分传得很远。

待到清晨,好奇的京城百姓开始出动,满世界打听清韵斋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次的打听异常顺利,出面解释的人是清韵斋的管事,用现代话来讲,那就是面对媒体的新闻发言人。

两位管事,和几个伶牙俐齿的小伙计面对众多吃瓜群众,把夜半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一遍,一点没做隐瞒。

在没有拆迁户这个名词的时代,清韵斋窑场的这次扩建,着实让周围居民体会了一把拆迁户的运气。

凡是地处清韵斋扩建范围的住户,这次卖房子都是寻常房价的一倍半。这片地方无论居住环境,还是房屋的老旧程度,在京城都属下下成。

这是清韵斋需要这片地,否则,无论哪家住户想要卖房,都不可能卖出寻常房价,更何况清韵斋给出了一倍半的价格,这运气,完全可比天上掉馅饼。

所以,大家是真羡慕有拆迁机会的那些住户。

可是,就有不稀罕的。

之前几个月,大家伙儿都伸着脖子,盯着居于混乱不堪环境中,却岿然不动的三家人。人们都以为这三家再等一个足够高的价位,却没想到,原来他们打的是这个主意!

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人会对这几人抱有同情怜悯,都是往死里鄙视、往死里幸灾乐祸。

看看,这就是不知足的下场,赔了夫人又折兵吧?

这下,不但得不到拆迁户的好处,还身陷大牢、身不由己了。大牢是那么好呆的吗?进去一趟出来,不死也得脱层皮。

人清韵斋,以前那是碍于朝廷律法,这三家不肯卖房子,清韵斋也就不做强迫。如今却是不一样了,被人家拿住了错处,房子嘛,那还不是由着清韵斋想怎样就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