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就被安排了这样的用途,庆元皇帝觉得浑身上下都透着不舒服。
皇帝知道这两年刘协那里人手紧张,说道:“李姓寡妇那里,想来成郡王为了稳妥,如果不是必要,他是不会和那边联系的。你不用花太多人手盯着,隔段时间让人留意一下便可。”
皇帝说着话,心中却很有些怅然。这件事终究还是有风险的,否则,一直留着成郡王,看玩意儿一样的看他折腾,一边不经意的折断他培植的羽翼,看他紧张补救并颓丧,也算个百无聊赖之中的消遣。
刘协见皇帝语气终于正常,很是松了口气,连忙答应:“是。”
皇帝继续说道:“不是说,成郡王府可能还有一条地道吗?再查查,把那条地道也掌握了,做好准备,寻个他们在一起聚集的时间,把他们拿下吧。”
虽说晚些收拾成郡王很有好处,但弊端也是很大的。
一些朝臣,如果没有这样的引诱,这一辈子循规蹈矩把差事做下来,说不得,最后也是个替朝廷尽心做事的好官儿。
至于忠诚度什么的,如果诱惑力足够大,甚至再加上什么意气相投,并许以重利,最是能动摇人心。
每一次改朝换代,能随着旧王朝覆灭、喋血尽忠的官员终究是少数。这就是人性,最是经不住考校。
还有就是这成郡王谋算着实太过深沉,而刘协又不可能盯住承郡王府所有的主子下人。若不是邵毅察觉不对盯梢下去,谁能想到成郡王居然还在市井之间埋下这么一步棋。
如果全靠刘协盯着,照着成郡王如此谨慎、如此迂回的做法,怕是监查处再盯上两年,也不知道成郡王还有这么一步致命的暗棋。
还是早些处理了吧,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到时候把主犯缉拿,底下听命行事的喽罗们没了主心骨,又没了银钱支持,就像李寡妇这样的,拿什么来培养她的女儿?最后也就是个不了了之。
成郡王府的人也并不是全都是硬骨头,逼供之下总有吃不住刑讯的,成郡王真有别的暗线,十有也能被挖出来的。
因为发现李寡妇的事,皇帝改主意了,谁知道成郡王是否还培养了别的女子。不把人拿下,他那众多妃嫔的后宫……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刘协听到皇帝吩咐,则是大喜,意外啊!
花了两年的时间,动用那么多人手,盯着一件事。无论他,还是下属,都是够疲惫了。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结束的目标,可算是苦尽甘来。
“微臣一定竭尽全力。”刘协表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