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公司领导层又在办公室召开了一次会议,张凡就数控化改造项目进行了一次明确的分工。
王杰针对厂里现有的机加设备,即刻开展数控化改造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周树负责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现场工人可操作的指导文件,并监督现场施工。
陆大强根据精工制造厂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导二手机床的采购工作,同时还要负责厂里接的一些小订单的生产任务。
张凡自己,把工作重点放到了新厂房的规划和扩建施工上。
2000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北门市里的大街上,商场里,风景区一片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而在鹿城县郊区的精工制造厂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挥汗如雨的景象。
在机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只有争分夺秒,奋力拼搏,重技术,抓质量,促生产,才有可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杀出一条血路!
经过两天的实地论证和测绘,王杰针对厂里现有的机床拟定了一份总体的设计方案。
其中包括机械结构的改造,电气部分改造,传动系统的数控化改造,伺服进给系统设计,控制系统的选型等方面。
周树作为名牌理工大学的科班生,看过王杰的总体设计方案后,主动承担起了机械结构和电气部分的改造。
其中机械结构的总体要求有四点:
第一,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抗振性,师傅老李曾说过,机床本身的加工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很难通过人工去消除,只有提高机床本身的抗振性,才能实现高速,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要求。
第二,操作安全方便,在布局工作台,刀具和夹具时,应把工人的自身安全放在首位,其次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第三,在发热状态下的稳定性,机床在连续运转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发热现象,严重影响加工精度,除了做好必备的液体冷却之外,对于机床本身,也要考虑结构和材料的耐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