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杨有些好奇,“只是我从未见过。”
太衍笑了笑,对着杨又是一挥拂尘。霎时只见一阵朦胧云光闪过,随后杨整个人就大变了模样。
先前的杨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此时的杨身穿十二章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整个人浩然威武,大气磅礴。
“真是天子命服!章服华美,庄重肃武,陛下,臣以为当以此服为天子衣裳。”高应方谏言道。
杨看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虽然感觉有些不利于做比较大的动作,但是一穿上这套衣服,自然而然的就感觉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束缚,让你无法做出任何不雅的动作来。
只是杨对于头上的冕冠两侧红丝上系着垂下的玉珠有些不解,感觉到很不方便。于是便问道:“教祖,这玉珠可取去吗?”
太衍道:“陛下若要取去,也无不可,只是先听贫道说一说这玉珠的作用吧。”
“愿闻其详。”杨说道。
太衍道:“此物名为充耳,即所谓‘冠配充耳’者。玉,温润质朴,透彻明亮,有君子之德。以玉为充耳,垂于陛下双耳两侧,意在提醒陛下,要分辨忠言,挡斥奸语。”
“不必取去了。”太衍话音落下后,杨便挥手说道,“充耳大有其用,教祖明见万里,智盖天地。”
太衍摇了摇头,并不多说,只是道:“陛下,请上封禅台。”
“封禅台?”杨听着太衍嘴里的新词,又有些迷惑,“不是受禅台么?”
太衍笑道:“谁受禅?受谁的禅?陛下重临大位,当封禅天地,昭告世人。因此,便为‘封禅台’。”
杨听的激动万分,“封禅台!好一个封禅台。”说完,便拉着太衍朝那封禅台上走去。
文武大臣们紧随其后,百姓门自在下方静列其位。
杨和太衍并行,当他们走上高台,到达第八重台时,太衍忽然站着不动了。
“教祖?”杨诧异的看着太衍。
太衍打了一个稽首,道:“陛下乃人间天子身,贫道乃世外逍遥客。各有其道,各为其事,贫道不可僭越,请陛下登台就是。”
杨深深的看了太衍一眼,他现在终于明白了太衍和古彦华、或者说太平教和武修的不同之处。
太衍他们是真的把自己当做修行之人,他们是真的把除恶扬善当做是对自己的历练。
杨拱手,朝着太衍恭身拜下,太衍也稽首回礼。
杨起身,转身登上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