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桓恕骑着马也来到了车队的前方。
他连忙拦住耿秉,然后让那些羽林军收起擘张弩。
最后,桓恕骑在马上朝前方的百姓们道:“你们为什么要拦阻车驾?”
徐晋见桓恕阻止了耿秉,心中以为他也是个大官,于是说道:“我们想请大人为我们做主。”
桓恕问道:“做什么主?”
徐晋说道:“我们秣陵县一冬未雪,入春之后又三春不雨。导致土地干旱,播种下去一粒未出。我们想让县令准许我们求雨,可县令一直未准,这眼看就要立夏,播种的大好时机已过,若是再不能播种下地,恐怕今年就要闹饥荒了。”
桓恕游侠出身,没有做过农事,所以对这些不太理解,他听到徐晋的话以后,疑惑地道:“既然要求雨,那你们求雨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县令准许呢?”
徐晋微微一愣,看着桓恕道:“大人莫非不知道么?”
“知道什么?”桓恕也愣愣地道。
徐晋有些诱惑,但还是说道:“若无朝廷准许,民间不得私自求雨、立庙、拜天。”
听徐晋一说,桓恕明白了。天子,就是天的儿子。所以祭天的大礼,只有皇帝才能做,官员、百姓是不能私自祭天的。
私自祭天,是僭越、造逆的大罪。
最后,徐晋眼眶通红地道:“我们先前已经播了三次种子下地,家里的最后一点种粮也快没了。若是再不求雨,今年...多少人都没有活路了啊。”
徐晋说到这里,那些挡在路上的百姓都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官道四周都回荡着百姓们绝望的哭泣声,求雨不一定下雨,但至少能给人一点希望。尤其是在这个普遍信奉神灵的时代,人们相信,求雨的话就有极大的可能会下雨。
所以,在没有别的办法时,人们都寄希望于求雨上面。
桓恕了解了情况,立刻回到车驾外面,朝里面的太衍禀报了此事。
太衍听后,对桓恕道:“告诉耿秉,就地扎营,另外,派人去传秣陵县令,就说我要见他。”
桓恕抱拳应道:“诺。”
徐晋他们看到先前的桓恕离去后又返了回来,并且在耿秉的耳边说了什么。
他们只看到耿秉扫了他们一眼,百姓们心头一跳,一脸害怕的看着耿秉及羽林军士们手中的武器。
但接下来却发现,这些羽林军士们纷纷下马,开始在官道左侧的一片平地上面安营扎寨。
而紧接着,他们隐约听到耿秉唤来一名羽林奇兵,对他说道:“你去秣陵城中,请秣陵县令过来,大真人要见他。”
百姓们隐约听到耿秉要人去叫县令,并且大什么人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