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巧合,这是一片水泥浇灌的土地,其实已经被沙滩遮盖住了,过去的时候海水正好冲击过来,也因此有些区域露出了地下的水泥。
既然看见了他们自然就在四周划拉了一遍,然后发现这块区域面积还不小,水泥的防漏想过还是很不错的,估计能制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天然晒盐场。
其实杨希月并没有晒过盐,只是在电视上粗略的了解过,但是大家都没有提出更好的意见和方法的时候,她只能站出来指挥大家。
现在白天的气温虽然有所降低,但是正午的时段温度仍旧能达到四十多度的样子,按照去年寒冰季到来的时候,高温估计还能持续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怎么地应该也能摸索出来然后产出一部分的食盐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杨希月倒也不怕失败,她先让大家把这片水泥地面上的黄沙清理干净,然后在这片水泥低周围筑上一米多高的土埂。
土是到稍远一点运回来的比较粘性的泥土,用来筑土埂相对还算结实,最起来海水过来两次还是没有冲击倒得。
筑土埂自然不是阻挡海水,而是等海水涨上来后,将盐田灌满,然后阻止其流回罢了。等到海水灌满土埂剑气的池子之后,再把接触到海水的土埂加高,这么一来盐田就建造完成了。
当然这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到中午的时候才勉强把水泥地上面的沙子清理干净,然后在周围竖起了土埂。
中午大家也就没有再费多大的心去弄食物,简单的吃了点干粮喝了点山药汤就算是午饭吃过了。
午饭过后之前围起来的盐田已经灌满了,大家把可以接触到海水的几面土埂进一步加高,确保不会有海水在流入之后就彻底大功告成。
本以为就这样解决了,但是紧紧不到一个小时大家就发现事情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很快各种状况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