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这门槛何止大,让一个无法修行的凡人去拜师求仙,且不论能否修仙,人家仙门收不收自己都是问题。
而此刻的唐安城烟雨楼中的一群凡人便是在讨论这件事。
天字一号雅阁。
即为天字,又为一号,便代表能在这里吃饭议事的人身份都不会低。
此时,这座最大的雅阁内是人满为患。
放眼望去,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男人、女人、几乎都到齐了,再看他们的衣装打扮,好家伙,无一不是穿金戴银,华贵不说,更能看出许多人自带上位者气质。
在这间雅阁之外的一层大厅更是夸张。
人头涌动就像是一窝蚂蚁,而这些人的身份明显不高,衣装也都颇为朴素,甚至狼狈,不难看出,这其中有许多年轻文士并非本地人。
而半日前的烟雨楼内众人所谈事宜竟是打算直接找唐王联名启奏彻底更改招贤细则,望唐王下令,让他们这些凡人也能够,哪怕拥有一个去和那些修真者竞争的机会。
结果......
却是没有结果。
所以,他们今日便又聚于此地,商讨这事儿究竟该如何如何。
结果......
还是没有结果。
唐王的面不好见,但这些人中却存在宫中臣子,就连唐王都亲口拒绝了这些文士的联名启奏,甚至拒绝地很干脆。
所以,哪怕众人有志向、有抱负、有一腔热血。
那又如何?
最终,这些人也只能不欢而散。
有人激切暗骂,若有来世,打死也不会再读什么狗屁的书,下地种种田,山上放放牛羊,岂不清闲快哉?
枉读圣贤书朝朝暮暮,春去冬来含辛茹苦。
最终竟是这么个结果。
罢了,打道回府,收拾收拾,学习前辈们的优良作风,投奔其他大洲国土,届时,施展抱负才华也不算晚。
......
......
这件事引起的风波可不小。
唐王立国后的这一政策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
大皇子唐元便是后者。
见烟雨楼内的那些文人墨客渐渐离去,坐在角落里的唐元一个人喝着闷酒,脸上尽是苦涩笑意。
“凡人又如何?修真者又如何?”
“明知修士只求仙道,眼见贤士凋零你却独断独行顽固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