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以为,简太后如此行事大概是有私心的……
二皇子的生母是简太后的娘家侄女,三皇子耽搁开蒙一事或许遗害无穷,唯独对二皇子有百利而无一害。
方女官侍奉了简太后多年,自然知晓简太后绝非传言中那等不堪之人。
简太后注重礼法、克己奉公,她即便偏私二皇子,也绝不会罔顾嫡庶、干预朝政,更不会推波助澜、耽搁三皇子开蒙!
若简太后是会为自己谋划的人……
那么,仁慧太子便不会枉死!
若仁慧太子没有死……
简太后便不必活得这般谨小慎微,明明是媳妇有错在先,她却说不得、罚不得,拨女官提点媳妇,却被世人揣测居心不良!
因此,方女官早已下定决心,定要在中宫有所作为……
尽管传闻中的皇后极了不得,可她并不以为然。
在她看来,皇后不过是一个连夫君的心都栓不住的女子罢了……
只是,皇后对她和另一位从寿康宫来的女官客气而疏离,她们已来了月余,却至今没有正经差事。
没有差事,也就说不上话。
且皇后和中宫的下人们行事都极合规矩、有分寸,她便是想揪出什么不当之处旁敲侧击几句,也全然没有机会。
方女官不禁有些着急。
她是简太后拨给中宫的人,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简太后。倘若她在中宫毫无作为,便更是坐实了外头对简太后的非议:简太后压根儿就无意约束皇后,拨女官到中宫不过是做样子的罢了!
而若她勇于进言……
外人便会知晓,简太后并非无意约束皇后,而是有心无力!
苦候多日,她原以为今晚是天降良机。
毕竟,愉贵人虽然有错在先,可皇后也不该得理不饶人,以至于愉贵人在中宫门外长跪不起!
休要说是天家后宫,便是寻常人家的后宅,不懂事的姬妾犯了错,宽宏的主母也不会这般磋磨姬妾。
皇后如此行事,既显得她没有容人雅量,也不利于修复她和圣上的关系。
不过,皇后会这样处置此事,方女官并不意外……
依她看来,皇后这类腹有诗书又美貌过人的女子,多自命不凡,不愿迎合男子,嫉妒之心也比寻常女子强些……
倘若皇后嫁的是个普通男子,对方或许会纵着她的性子……
可皇后的夫君,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