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盼了两辈子的孩子,她的女儿。
子承庭训。
长房大哥叫邵承志,三房来得晚的幼妹就叫邵庭宛。
在众人都不抱希望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宛宛让大家大喜过望,她从在娘胎里就备受呵护,落地后更是千娇万宠。
就连邵老太太也精神了许多。
邵府家风朴素,邵老太太坚持了大半辈子的原则,却怎么也不舍得她心尖尖上的重孙女受委屈,衣食用度样样格外讲究,小襁褓也要请苏州最好的绣娘绣上双面绣。
宣宁郡主更不必说,她寡居数年,有钱又有闲,且自幼在宫里长大,见多识广,整日都兴致勃勃地琢磨着怎么哄宛宛。
小沈氏、容华以及邵府的其他夫人、姜夫人邵南烟,大致都是这样的情形。
一众小表亲们因得了大人的嘱咐,对宛宛小表妹也都格外照顾。
甚至,还有二皇子……
淑妃和容钰少女时交好,宛宛百日宴的时候,淑妃带着宫里的赏赐玉驾亲临,那天二皇子也来了。
襁褓里的宛宛玉雪可爱,二皇子望着她,说了句:“这个妹妹该是我家的!”
当时在屋子里的一众夫人们个个都变了脸色。
彼时三皇子已逝,二皇子是唯一的一位皇子,皇帝又龙体抱恙……
所以,二皇子是什么人?
他说的那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是大人的有心教导,还是孩童的无心之言?
再联想到,镇北王得女后宫里赏赐丰厚,却没有钦封郡主……
封一个无足轻重的郡主,结束本朝唯一一位异姓王的传承,对皇帝来说这大概是最好的结果了。
可是,皇帝没有封。
在这样的情况下,二皇子说的那句话很难不让人多想。
寒门选后已然形同虚设,邵家有兵、沈家有钱,萧家和简家为二皇子相中邵庭宛并不奇怪。
至于圣意……
少主即位往往伴随着外戚专权,皇帝或许是选了邵家,用来制衡萧家和简家……
不过,不论实情究竟如何,在二皇子说了那句话以后,淑妃脸上的愧色倒是真切极了,甚至不惜当众训示二皇子。
众人自然不敢听二皇子受训,纷纷劝淑妃“童言无忌”,还有人顺势玩笑:“这么标致的娃娃,不怕你们笑话,我也想径直抱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