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程心感到很欣慰,到了新世界后,艾aa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新生活了。

对于自己,程心知道自己在精神上已经死了,能让她的精神继续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是云天明,现在这个希望成了泡影。

其实,在二百八十六光年之外、四个世纪之后的一个约会本来就是泡影。

在肉体上她当然会活下去,但那仅仅是尽责任,避免残存的地球文明的人口数量减半的责任。

蓝星的夜又降临了,他们决定第二天天亮时起航。

午夜,在“星环”号上熟睡的关一帆被左腕上通信器的鸣叫声惊醒,那是来自同步轨道上“亨特”号的呼叫。

“亨特”号转发了监视卫星的信息;考察队留下了三颗小型监视卫星,其中一号和二号卫星布设在蓝星轨道上,三号则围绕本星系的另一颗行星——灰星运行,这条信息就来自三号卫星。

三十五分钟前,有来历不明的宇宙飞行器在灰星表面降落,这是一支飞行器编队,共有五架。

仅仅十二分钟后,这些飞行器就同时从灰星表面起飞,很快消失了,甚至没有观察到它们进入行星轨道。

卫星也许受到了强烈干扰,只传回了模糊不清的图像。

关一帆所在的这支考察队的任务,就是寻找并研究外星文明在这个星系留下的踪迹。

收到监视卫星的信息后,他立刻决定乘“亨特”号前往灰星探察。

程心强烈要求同他一起去,关一帆开始坚决拒绝,但听到aa的一句话后同意了:

“让她去吧,她肯定想知道这是不是与云天明有关。”

临行前,关一帆反复叮嘱aa,除非出现紧急情况,不要与“亨特”号通信联系,因为谁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外来的东西藏在这个星系中,通信会暴露行踪。

在这仅有三个人的孤寂世界中,即使短暂的分别也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aa与程心和关一帆拥抱道别,祝他们平安。

在登上穿梭机前,程心回头看,aa站在如水的星光中向他们挥手,大片的蓝草从她周围涌过,寒风吹起她的短发,也在移动的草地上激起道道波纹。

穿梭机起飞了,在监视画面中,程心看到大片草地被推进器的火焰照亮,火光中的蓝草四散惊逃。

随着穿梭机的上升,地面被照亮的区域很快暗下去,随后,已经远离的大地再次沉浸在星光中。

一个小时后,穿梭机在同步轨道上与“亨特”号对接,飞船的外形是四面体,像一座小金字塔,内部很狭窄,没有任何装饰物,供四人使用的冬眠舱占去了大部分空间。

与“星环”号一样,“亨特”号也是曲率驱动和聚变发动机的双动力配置,在行星际航行时只能使用聚变发动机,因为曲率引擎刚启动就会使飞船越过目标行星,根本来不及减速。

聚变发动机启动后,“亨特”号脱离蓝星轨道,飞向灰星,后者现在还只是一个亮点。

为了照顾程心,关一帆最初只把加速过载限制在15g左右,但程心劝他不要顾虑她,尽可能快一些,于是他就提高了加速。

推进器的蓝色火焰加长了一倍,过载达到3g:在这样的超重下,他们只能深陷在加速座椅中动弹不得。

关一帆切换到全景显示,飞船从他们周围完全隐去了,他们悬浮在太空中,看着蓝星渐渐远离。

这时,程心感到3g的重力是来自蓝星的,这重力使太空有了上下的方向感,他们正朝上方的银河飞去。

3g的超重对说话影响不大,他们很自然地聊了起来。

程心问关一帆为什么冬眠了这么长时间,他告诉程心,在寻找可定居世界的航行中,他不用执勤,一直冬眠。

在两舰发现了可定居的一号世界后,主要的生活就是拓荒和建设,定居点就像一个农业时代的小村镇。

这时,没有开展科学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新世界政府通过一个决议,让所有的基础科学家冬眠,直到有条件开展基础研究时再苏醒。

“万有引力”号上的基础科学家只有他一人,但“蓝色空间”号上有七名学者。

在这些冬眠者中,他是最晚苏醒的,这时距两舰到达一号世界已经近两个世纪了。

关一帆为程心介绍人类世界的情况,程心听得很入迷,但她注意到,关一帆谈到了一号、二号和四号世界,却从未提起过三号世界。

“我没有去过三号世界,没人去过,或者说去过的人不可能从那里回来,那个世界在光墓中。”

“光墓?”

“由光速飞船的尾迹产生的低光速黑洞,三号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黑洞。

发生了一些事件,使他们认为自己世界的坐标已经暴露,所以只能这么做。”

“我们叫黑域。”

“嗯,这名字更贴切一些。

其实,三号世界的人把它叫光幕,帷幕的幕,后来是外面的人把它叫光墓了,他们把它看做坟墓。

不过人各有志,对三号世界的人来说那里是安乐的天堂。

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不是还这么看,光墓建成后,那个世界就无法再传出任何信息,但我想那里的人应该过得很好,因为对某一部分人来说,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程心问关一帆新世界是什么时候制造出光速飞船的,得到的回答是一个世纪前。

如此看来,云天明的情报使太阳系人类对银河系人类取得了近两个世纪的优势,即使考虑到新世界的拓荒时间,也至少提前了一个世纪。

“他是个伟大的人。”

在程心谈到云天明时,关一帆说。

可是太阳系文明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三十五年,生死攸关的三十五年,被耽误了,可能正是被她耽误了。

现在想到这些,她的心已经感觉不到疼痛,只有死后的麻木。

关一帆说:“对人类来说,光速航行是个里程碑,这可以看成第三次启蒙运动,第三次文艺复兴,因为光速航行使人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也就改变了文明和文化。”

“是啊,进入光速的那一刻,我也变了。

想到自己可以在有生之年跨越时空,在空间上到达宇宙的边缘,在时间上到达宇宙的末日,以前那些只停留在哲学层面上的东西突然变得很现实很具体了。”

“是的,比如宇宙的终结、宇宙的目的,这些以前很哲学很空灵的东西,现在每一个俗人都不得不考虑了。”

“在你们那里,有人想过到宇宙末日去吗?”

程心问。

“当然有,现在,新世界已经发出了五艘终极飞船。”

“终极飞船?”

“也有人叫它末日飞船。

那些光速飞船没有目的地,只是把曲率引擎开到最大功率疯狂加速,无限接近光速,目的就是用相对论效应跨越时间,直达宇宙末日。

据他们计算,十年内就可以跨越五百亿年,那他们现在已经到了,哦,当然是以他们的参照系。

其实,并不需要有意识地做这事,比如在飞船加速到光速后,曲率引擎出现无法修复的故障,使飞船不能减速,你也可能在有生之年到达宇宙末日。”

“太阳系人类很可怜,直到最后,大多数人也只是在那一小块时空中生活过,就像公元世纪那些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山村的老人,宇宙对他们仍然是个谜。”

程心说。

关一帆从超重座椅上抬起头看着程心,在3g超重下,这是一个很吃力的动作,但他坚持了好一会儿。

“没什么遗憾,我告诉你,真没什么遗憾。

宇宙的真相,还是不知道的好。”

“为什么?”

关一帆抬起手指指银河系的星海,然后任手臂以3g的重量砰地砸到身上。

“这一切,暗无天日。”

“你是指黑暗森林状态吗?”

关一帆摇摇头,在超重下像是在挣扎一样,“黑暗森林状态对于我们是生存的全部,对于宇宙却只是一件小事。

如果宇宙是一个大战场——事实上它就是——在阵地间,狙击手们射杀对方不慎暴露的人,比如通信兵,或伙头军什么的,这就是黑暗森林状态;对于战争来说它是一件小事,而真正的星际战争,你们还没见过。”

“你们见过吗?”

“见过一点,更多的也只是猜测……你真的想知道吗?

这种事情,知道得多一点,你心里的光明就少一点。”

“我心里已经没有光明了,我想知道。”

于是,在罗辑掉入寒夜中的冰湖六个多世纪后,在地球文明仅存的人类面前,宇宙黑暗的面纱又被揭开一层。

关一帆问道:“你猜一下,对于一个在技术上拥有几乎无限能力的文明,最有威力的武器是什么?

不要从技术角度想,从哲学高度想。”

程心想了一会儿,挣扎似地摇摇头,“我不知道。”

“你经历过的事情可以给你一些提示。”

她经历过什么?

她刚刚看到,为了毁灭一个恒星系,残忍的攻击者把那里的空间维度降低了一维。

空间维度,空间维度是什么?

“宇宙规律。”

程心说。

“你很聪明,正是宇宙规律。

宇宙规律是最可怕的武器,当然也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无论在银河系还是仙女座星云,无论在本星系群还是超星系群,在真正的星际战争中,那些拥有神一般技术力量的参战文明,都毫不犹豫地把宇宙规律作为战争武器。

能够作为武器的规律有很多,最常用的是空间维度和光速,一般是把降低维度用来攻击,降低光速用于防御。

所以,太阳系受到的维度打击是顶级攻击方式。

怎么说呢,这也算地球文明的荣誉吧,动用维度攻击是看得起你们。

在这个宇宙中,让人看得起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想起来一件事要问你:太阳系空间向二维的跌落什么时候停止?”

“永远不会停止。”

程心打了个寒战,也吃力地抬起头来盯着关一帆。

“这就让你害怕了?

你以为银河系和整个宇宙中只有太阳系在向二维跌落?

呵呵……”

关一帆的冷笑又让程心的心抽动了一下,她说:“要是这样,你说的就不成立了,至少把降低空间维度作为武器这项不成立。

从长远看,这是同归于尽的攻击,如果这样下去,发起维度攻击的一方所在的空间迟早也要跌落到二维!”

长时间的沉默,直到程心唤了一声:“关博士?”

“你太善良了。”

关一帆轻轻地说。

“我不明白……”

“有一个选择可以使维度攻击者避免同归于尽,你想想看。”

程心沉默许久后说:“我想不出来。”

“我知道你想不出来,因为你太善良了。

很简单:攻击者首先改造自己,把自己改造成低维生命,比如由四维生命改造成三维生命,当然也可以由三维改造成二维,当整个文明进入低维后,就向敌人发起维度打击,肆无忌惮,在超大规模上疯狂攻击,不需要任何顾忌。”

程心又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中。

“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关一帆问。

程心确实在回忆。

她想起了四百多年前,“蓝色空间”号和“万有引力”号误入四维空间碎块时,探险队与“魔戒”的对话,当时,关一帆就是探险队的一员。

这片四维空间是你们建造的吗?

你们说自己从海里来,海是你们建造的吗?

这么说,这片四维空间对于你,或者说对于你的建造者,是类似于海洋的东西吗?

是水洼,海干了。

为什么这么小的空间里聚集了这么多的飞船,或者说墓地?

海干了鱼就要聚集在水洼里,水洼也在干涸,鱼都将消失。

所有的鱼都在这里吗?

把海弄干的鱼不在。

对不起,这话很费解。

把海弄干的鱼在海干前上了陆地,从一片黑暗森林奔向另一片黑暗森林。

“为了战争的胜利,竟要付出这样的代价吗?”

程心说,她很难想象在降低一个维度的空间中生活是什么样子,在二维空间中,世界万物看上去只是几根长短不一的线段,在三维世界生活过的人,真的可能使自己生活在一张没有厚度的薄纸里吗?

当然,三维空间的生活对四维世界的人来说也同样无法想象。

程心得到的回答十分简单。

“总比死了强。”

关一帆说。

不顾程心的震惊,关一帆接着说下去:“光速也是被频繁使用的规律武器,但为自己建造光墓或你说的黑域不在此列,那只是我们这些弱小的虫子保命的举动,神们不屑如此。

在战争中,可以制造低光速黑洞把敌人封死在里面;但更多还是用来防御,作为城墙和陷阱。

有的低光速带规模之大,横穿整个星系旋臂,在恒星密集处,大量的低光速黑洞融为一体,连绵千万光年,那是星际长城,无论多么强大的舰队,一旦陷进去就永远出不来,这是很难逾越的障碍。”

“这样下去会怎么样?”

程心问。

“维度攻击的结果,宇宙中二维空间的比例渐渐增加,终将超过三维空间,总有一天,第三个宏观维度会完全消失,宇宙变成二维的。

至于光速攻击和防御,会使低光速区不断增加,这些区域最后会在扩散中连为一体,它们中不同的慢光速会平衡为同一个值,这个值就是宇宙新的c值;那时,像我们这样处于婴儿时代的科学就会认为,每秒十几千米的真空光速是一个铁一般的宇宙常数,就像我们现在的每秒三十万千米一样。

当然,这只是举出两个例子,还有其他的宇宙规律被用做武器,但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都有哪些,很可能,所有的规律都能被武器化了,在宇宙的某一部分,被用做武器的规律甚至可能包括……当然这只是瞎猜,太玄乎,我也不相信。”

“包括什么?”

“数学规律。”

程心穷尽自己的想象,但仍然无法把握这不可思议的图景,连抓住其一角都难,“这也……太疯狂了!

“宇宙会变成一座战争废墟吗?”

程心问道,很快想到了一个更准确的表达,“或者说,自然规律会成为战争废墟吗?”

“可能已经是了……现在,新世界中的物理学和宇宙学只是在干一件事:试图恢复战争前自然规律的原貌。

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模型,描述那个没有被战争改变的宇宙。

那真是一个美丽的田园,那个时代,距今有一百多亿年吧,被称为宇宙的田园时代。

当然,那种美只能用数学来描述,我们不可能想象出那时的宇宙,我们大脑的维度不够。”

程心又想起了那几句对话:

这片四维空间是你们建造的吗?

你们说自己从海里来,海是你们建造的吗?

“你是说,田园时代的宇宙是四维的,那时的真空光速也比现在高许多?”

“当然不是。

田园时代的宇宙不是四维的,是十维。

那时的真空光速也不是比现在高许多,而是接近无限大,那时的光是超距作用,可以在一个普朗克时间内从宇宙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如果你到过四维空间,就会知道那个十维的宇宙田园是个多么美好的地方。”

“天啊,你是说……”

“我什么也没说。”

关一帆说,像是突然醒来一样,“我们只看到了一点点实情,剩下的都是猜测,你也只把它当成猜测好了,一部我们编出来的暗黑神话。”

但程心不为所动,径直沿着他刚才的思路说下去:“在田园时代以后的战争时代,一个又一个维度被从宏观禁锢到微观,光速也一级一级地慢下来……”

“我说过我什么也没说,都是猜测。”

关一帆的声音渐渐低下去,“但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不是比猜测更黑暗……有一点是肯定的:宇宙正在死去。”

飞船的加速停止了,一切处于失重中。

这之前,程心眼中的太空和星海越来越虚化,越来越像噩梦,只有这3g的超重才带来一些实在感,她像被一双有力的臂膀抱着,这种拥抱使她多少能够抵御宇宙的暗黑神话带来的寒冷和恐惧;现在超重消失了,只剩下噩梦。

银河系像一大片掩盖血迹的冰渍,近处的dx3906恒星则像深渊上燃烧的焚尸炉。

“把全景显示关了好吗?”

程心轻声说。

关一帆关闭了显示,程心在瞬间由广袤的太空回到蛋壳般狭小的船舱中,在这里,她找回了一丝安全感。

“我不该对你说那些的。”

关一帆说,他语气中的自责听起来很真诚。

“我迟早要知道的。”

程心说,声音仍然很轻。

“再说一遍,那都是猜测,没有真正的科学证明。

不要想那么多,关注眼前的生活好了。”

关一帆把手放到程心的手上,“我说的那些事,就算是真的,也都是以亿年为时间单位的。

你到我们的世界去,那也是你的世界,在那里过你自己的生活。

别再大幅度地跨越时间了,只要你把自己的人生限制在十万年内,把生活的范围限制在一千光年内,那些事就与你无关。

十万年,一千光年,够了吧?”

“够了,谢谢你。”

程心握住了关一帆的手。

以后的航程,程心和关一帆都是在睡眠器的强制睡眠中度过的。

航行持续了四天,他们在减速的超重中醒来时,灰星在视野中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太空。

灰星是一颗很小的行星,表面外观与月球差不多,像一颗光秃秃的大石球。

但灰星的表面没有环形山,大部分是荒凉的平原。

“亨特”号泊入灰星的轨道,由于没有大气,飞船的运行轨道可以压到很低。

飞船前往监视卫星提供的坐标位置,那是五架不明飞行器降落和起飞的地方。

关一帆原本计划乘穿梭机在那里着陆,然后考察飞行器留下的痕迹,但他和程心都没有想到,神秘来访者留下的东西如此巨大,从太空中就能看到。

“那是什么?”

程心指着灰星表面惊叫道。

“死线。”

关一帆说,他立刻认出了程心看到的东西,“注意不要太接近它!”

他对ai说。

关一帆所说的死线是五根黑线,它们一端连着灰星的表面,另一端伸向太空。

根据目测,每根线的长度大约在一百千米左右,已经高出了飞船的轨道,像灰星长出的五根黑色头发。

“那是什么?”

“曲率驱动的航迹,那是超大功率的驱动,航迹内的光速为零。”

在飞船运行的下一圈,关一帆和程心进入穿梭机,脱离飞船向灰星表面降落。

由于轨道低且不需穿过大气层,下降过程迅速而平稳。

穿梭机降落在灰星大地上,距死线约三千米。

他们在02g的重力下向死线跳跃着走去。

灰星的平原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粉尘,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砾石,由于没有大气的散射,阳光下的阴影和亮区黑白分明。

他们很快走到了距死线一百多米的地方,关一帆挥手示意程心停下。

死线的直径达二三十米,从这里看它们更应被称为死柱。

“这可能是宇宙中最黑的东西了。”

程心说。

除了极深的黑色,死线没有显示出任何细节,它标志着零光速区的范围,应该没有表面。

向上看,即使在漆黑的太空背景上,更黑的死线也仍然清晰可见。

“也是宇宙中最死的东西了。”

关一帆说,“零光速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绝对的死,百分之百的死。

在那里面,每个基本粒子,每个夸克,都死了,没有丝毫振动。

即使死线的内部没有引力源,它也是一个黑洞,零引力的黑洞,任何东西进去后都不可能出来。”

关一帆拾起一块石头向一根死线扔过去,石头消失在死线的绝对黑色中。

“你们的光速飞船能产生死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