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意外发生(上)

()“滴!”

彭青牛站在某处地下矿道的中心处,一块凸出来的硕大岩石旁,取出怀中小瓶,向下滴了一滴绿豆大的黄液。

这块硕大的岩石有一张圆凳般大小,表面色彩斑斓,看上去好像成分十分复杂,是由多种矿石成分混合而形成的。

直到又过去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彭青牛从老老实实地站在旁边静心等候,变成一只脚踏在了他身前那块岩石上。

而他脚下那块色彩斑斓的硕大岩石,早已继续长大,变成有一张桌子那般大小了。

彭青牛把一只脚踏在桌子般大的岩石上,托着月光石弯着腰,不断对岩石上各个部分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这部分颜色灰暗,颗粒细小且石质致密,布有明显气孔状的应该是‘玄武岩’……”

“这一部分散发出幽绿夜光,成暗绿结晶状的,应该是‘磷灰石’……”

“旁边这部分也发出微弱白光,上面朦朦胧胧,如月光笼罩般的,应该跟我手上这颗一样是一块萤石……”

“这部分断裂处成薄片状,解理规则清晰的,很明显应该是一块‘页岩’。”

……

这几天里,通过在地底矿道里不断勘探与试验,彭青牛渐渐意识到,其实大多时候,实际情况下的鉴别矿石要比羊皮书中描写的困难得多了。

因为绝大多数时候,现实中的矿物并不是由一种成分所组成的。

往往都是许多矿物的集合体,所以造成矿物特征也不十分明显,极其难以辨认,这给实际的鉴别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例如某种矿石,在这里看上去像一种矿物,但在那里看上去又像另一种矿物的,特征并不突出,根本感觉就无从下手。

为此,彭青牛冥思苦想的烦恼了好一阵,最后竟渐渐被他想出了一个只属于他一个人,独一无二的鉴矿方法。

那就是“滴液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