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后点头,众宫女簇拥着她走出慈寿宫门。
宫门外停着一架舆车,车底由白藤所制,底座上覆一棕榈小屋,赭窗彤帘,通体漆银,缀点铜金,车顶加猩红大伞,伞下又设五条甩尾游龙。只是这华丽座驾,看在她眼里却不觉欢喜。
祖筠悄声笑道:“之前中秋节的宴饮,准备的还是龙凤舆,自打章献娘娘崩逝,宫里再没人乘过这大安辇,今儿个把它拿出来,官家的孝敬之心当真可见。”
杨太后冷冷悄声道:“章献活着的时候,将伞下的游龙增至六条以显尊位。更甚,她与官家去慈孝寺祭祀那日,若不是鲁宗道拦着,差点她的舆车就会抬到官家前面,僭越犯上。如今虽然又将它拿了出来,可怎么游龙少了一条?说到底还是太妃的规格罢了。”
说完,登舆卷帘,只见厢内有黄花罗帐,缯帛茵褥。杨太后踩上踏子,安坐朱椅,听外面前导内侍喊“起驾”,众侍一齐使力,抬着她往崇正殿去。
待到了殿前,祖筠扶她下舆。
阖门使上前说:“娘娘,官家已经在里面了。”
杨太后点头,从东门走入殿中。阖门使赶在她前面,放下殿帘。又有内侍抬上凤榻,伺候她坐下。杨太后和手坐稳,往帘外望去,百官已经簪花立在庭上。
她大概瞧过一遍,小声问:“怎么不见契丹使者?重阳赐宴之日,使臣若在也应参加才对。”
阖门使说:“奴婢听周都知说,安排他们直接去集英殿了。”
杨太后颔首,不悦之色全然没在脸上。
见太后已无事过问,阖门使便对周成奉示意,周成奉再问过赵祯。赵祯点头,周成奉传话下去,说天子太后已好。
于是廷中燃放烟竹,响过一轮后百官跪拜,齐声高喊万万岁。拜完五次,又齐声高喊太后千万岁,拜了三次。接着同平章事李迪,枢密使王入殿,跪在殿中,其他内臣宗室紧随其后,一同再向赵祯拜过。转向杨太后说:“重阳节赐宴,臣等不胜隆恩,谨上吾皇万万岁,太后千万岁。”
赵祯示意众人起身。
众臣遂拿出献礼,李迪王各自献爵,内臣有的示帛,有的捧香,因赵祯不喜奢靡,众人不好拿出太铺张的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