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回 赵从演遗婢美人侧 圣心悦再入穆清阁

辛夷传 殷家了了 1217 字 11个月前

王拱辰于是把子靠近些,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

范仲淹把声音压的极低:“贤郎居要职,为何对州务撒手不理,滞留茶肆?”

“先生言重了。”王拱辰削减了嘴角的弧度,和缓的解释,“学生的目的,正是为处置怀州最大的州务。”

范仲淹脸一沉:“怀州的州务既未处置妥当,贤郎便不该对上宣称空暇,跑到京城来。”

王拱辰没有说话。

范仲淹愈发的生气:“贤郎可明白自己的份之重?”

王拱辰颔首:“通判一职,略次于州府,因也是怀州的父母官。”

“何止?贤郎更是天圣八年的登科及第,理应晓得官家对天圣年间的进士皆抱有极大的期待才对!”

王拱辰一时语塞。

范仲淹摇摇头,将声音压得更低,沉沉感叹道:“先帝原本留在朝中扶持新帝的重臣,历经十二年垂帘,老的老退的退,剩下的多半是章献娘娘一手提拔起来的顽固。而今官家虽独占宝座,惜乎权柄不牢,朝廷仍处风雨飘摇之中。

“但天佑我大宋,天圣年间三次的科举,挑选的举子不止人数为历年之最,亦皆是乃文乃武,堪任栋梁之辈,想必后闻名于世者不可胜数。贤郎是为其中领军之才,如果忘记进取,怎替陛下分忧?”

周围的茶仆与茶客各自闲聊,范仲淹的话,惶惶幽幽的泯没在这闲聊嘈杂中,即便传出去几个字,亦未引起注目。

王拱辰眼睑低垂,隔了一会儿,才抬起头道:“学生所行所为,正是替陛下分忧。”

范仲淹双眉紧锁,手指往邸报上一按,问:“如何分忧?靠四处吵嚷,将河北路的形公之世人吗?邸报至多不过是起个宣达的用途,有力气,何苦往这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