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什么内容?”一个老头问道。
卢文兴又指着第一个字,指一个念一个,念完之后,才告诉老人们上面到底写了什么:“陈阳说他要收购刚刚从地里拔出来的新鲜花生斤。”
“啊?”老人们不约而同的发出讶异的声音。
一个老奶奶不解的问道:“陈阳他老婆不是刚跑了吗?他收购花生干什么?”
“就是啊,这小子搞什么名堂?没事收购花生干什么?”
“是不是脑子气糊涂了?”
“我看他八成是傻了。”
卢文兴听着老人们这么直白的评论,忍不住笑道:“陈阳没傻,他收购花生肯定有他的用处,你们最近没看到吗?他天天一大早就出门了,然后八九点钟又回来。我看他是找到赚钱的路子了。”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一个老人回忆道,“陈阳那小子最近确实是天天早上都出门,虽然我没看到他出门,但我天天早上都能看到他开着车子从外面回来,还每天都带着一大口锅。”
“对对对。我也看到了。”
“你们这么一说,我好像也看见过一次。”
“看来他确实是找到赚钱的路子了。”
“上面有没有说花生多少钱一斤?”一个老太太问道。
卢文兴指着‘3’字,很是耐心的说道:“阿姨,陈阳这里写了,三块钱一斤,但是要求得把花生洗干净,不能带泥土,也不能带任何脏东西。”
“什么?”老太太又惊又喜的问道,“他收三块钱一斤?”
“是啊。”卢文兴见肖阿姨这么高兴,忍不住笑道,“是三块钱一斤没错,上面写得很清楚。”
肖老太也乐了,一张皱巴巴且干瘦的脸笑得皱纹越发密集。
但那暗黄蛇的眼珠子里,却迸发出灿烂的光芒。
她虽然快八十岁了,可身体还不算太糟糕,所以种了不少农作物。
花生玉米地瓜芋头都是农家标配。
玉米在本地没人榨油,所以她只种了一点给人吃的甜玉米跟一些给鸡鸭吃改良种玉米。
地瓜芋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