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报复抛妻弃子爹(四)

袁家因为给周安治病,其实还是有些债务的。不过袁家四个大人都是吃苦肯干的性子,将来肯定会还的,周安从小就没了娘,爹有还不如没有,从小又安静乖巧,村里人对这个孩子印象都不错,倒不认为想去城里看看有什么出格的,小孩子嘛,都想去外面看看,对外面的世界好奇,大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也都能理解。

“姥姥好,姥爷好,舅舅好,舅妈好,姨妈好。哥哥好,姐姐好。”周安使出卖萌术,甜甜的向大家问好。

“哎,好,好,好。”好话谁都爱听,这么一个萌萌的四岁的小朋友,一口小奶音,哪个能抵挡的了。这家的舅妈还拿出一个刚蒸好的大包子要塞给他。这年月,一个白面大包子,招待串门的乡亲也是很体面的了。

周安连忙跑到姥姥后面,他们是来蹭车的,大包子这年月还比较贵重,他不能要。

姥姥对小外孙的懂事比较满意,推辞着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坐上马车,村里的路比较陡,到了村口,有一条公路,没有后世的宽,不过路上车少,汽车反正他们一路也就见到一辆,还是一辆大吉普,马车倒是见到了三四辆。自行车倒是多些。更多的是人们拉着平板车。

周安再一想就明白了,八零年还流行三转一响,自行车可是属于“三转一响”里的大件,奢侈品呐。

伴着马车的铃声,到了城里,姥姥和周安和马车的主人告别,说好了下午五点钟在进城的十字路口集合。

姥姥拉着周安的小手,先去公园转了转,八十年代初的公园,还谈不上什么园林设计,里面的景致都粗糙的很。不过周安还是睁大了眼睛,张圆了小嘴儿,“好漂亮啊”赞个不停。

中午,姥姥带着周安去一个牛肉拉面馆吃拉面,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拉面颇有些遍地开花的趋势,最起码在他们这个城市里,他就看到了好几个。

“姥姥,不用了,我们去买一个热馒头就行了。”周安建议道。一个馒头,他吃上几口就可以了。一个馒头也绝对够姥姥垫垫肚子。

“安安,不用省,一顿拉面,咱们家还是吃的起的。”姥姥心里更心疼了,坚定的拉着外孙的手,到了拉面馆里。他们好不容易来城里一趟,就是为了见见世面,总要吃一顿城里的吃食,说起来才算没白来一趟。这个小外孙命苦,她们老两口在一日当然能护得一日,可毕竟算是无父无母,将来的路,比起村里别的孩子来,肯定要更难的。只是希望,他将来长大了,能记住今天的快乐时光吧。

祖孙要了一碗拉面。

等面上来,周安还是有些微讶,碗比后世的大多了呀。一个大人一个小孩,只要饭量不是特别大的,绝对是可以吃饱的。

四岁的小孩子,胃口本来也不大,周安吃了几口就饱了,姥姥劝了几句,让周安多吃点,周安摇了摇头。

“好好吃啊。”从面馆出来,周安拉着外婆的手,赞美道。其实味道还不错啦,可也仅仅是不错,不难吃,可是,这里面有外婆的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