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各安其位

蒲心渡 南琋 1634 字 11个月前

童枫毅吁了一声,“我可不敢随意猜度督军大人的心思,这万一猜错了也被赶出邺津怎么办?我可不像令赫,离了邺津我可活不了。”

裘泽远随手扔了一个苹果给他,气道:“去去去,有多远滚多远。”

童枫毅笑嘻嘻地接住苹果,坐在沙发上大口咬了起来。心里想起了他父亲在世时对他说过的话,裘童两家之所以能在风雨飘摇的蒲州携手走过近百年,是因为裘氏历代督军不仅视童氏为辅臣,还将童氏视为亲族和挚友,裘氏一代先祖裘生就立下了永不对童氏起疑的誓言,并告诫后世子孙代代相传。而童氏一代先祖童乐临终遗言便是要童氏子孙代代效忠于裘氏,视裘氏为主为友,永不相叛。先祖留下遗命并非难事,难在裘童两家的继任者如何做到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对彼此绝对信任,永不相弃。父亲说他和裘叔叔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意见一致,但他们能在三十年间互相扶持,共拓河山,在于他们都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无论他们的意见有多大分歧,最终做决定的必须是裘叔叔本人,即使最终的方案父亲并不满意,他也会绝对服从裘叔叔的指令。裘氏于童氏先为主公后为友人。裘氏也必须给予童氏应有的尊重与权力,无论父亲的意见裘叔叔有多反对,他都必须对父亲的意见有理有据地辩驳,只要有一点他不能说服父亲,他就要继续更改,直到他将父亲真正说服,亦或是赢得父亲的让步。童氏于裘氏先为友人后为辅臣。只有裘童两家的在位者摆好自己正确的位置,他们在蒲东的地位才会永远不变。

童枫毅少时并不十分清楚父亲所言何意,那时的他只觉得自己和好兄弟永远不会有分歧,更不需要用权术来维护他们之间的友谊。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和事夹杂在他们中间,他和泽远都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温室里的鲜花,是需要精心维护的。他们也越来越清楚父辈们的每一句教诲,背后都有一片沧海桑田。

如今在裘令赫的事情上,童枫毅决不能在裘泽远明确表明态度前发表任何意见,一来继承人的问题永远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他不能也不该有任何偏向。二来童柏毅刚刚犯下大错,虽然这并不直接和他相关,但童柏毅毕竟和自己血脉相连,自己难辞其咎。三来无论裘泽远放不放过裘令赫,都有道理,也各有利弊。所以不管裘泽远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都会支持。

裘泽远见童枫毅一直在认认真真地吃着苹果,对他心中所想也猜到一二,于是慢悠悠地沏好一壶茶后说道:“令处事严谨,危急关头向来都稳如泰山、镇定自若,在警备署这几年也颇有建树,可是他太容易被旁人左右,从这次他轻而易举就被柏毅拉拢就能看出来。卢天胜对他许下一个空头承诺,他就敢背祖忘宗,也足见他大义不明,心智不熟。还有你看他今天迫不及待对令赫落井下石的德行,从头到尾都是一副小人嘴脸。这样的人做一个警备署署长也许还可以,可是让他做统领一方的督军,那指挥权和领导权还不都落在旁人手里?旁人若对他忠心耿耿倒也罢了,可万一是趋炎附势的小人,那裘氏迟早毁在他手里。”

童枫毅一本正经地看着裘泽远,又拿起一个苹果吃了起来,只大声地“嗯”了一声。

“至于令赫……虽然他生性鲁莽,心浮气躁,有时做事顾头不顾尾,但他敢于担当,不论对错,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虽然他今天顶撞的是我,但我心里清楚他是对事不对人,讲求的是一个理字。而且他在军中这几年,立下了不少军功,远军上下都不乏对他的赞美之词。”

裘泽远说到此处便看向童枫毅,喝着茶不再说话,童枫毅笑呵呵地放下苹果,“小时候国文先生……”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说了什么不该说的,瞥了一眼裘泽远的神色,没想到裘泽远也困惑地看向他,不明白他为什么刚开始讲就停了下来,两人相视一眼后裘泽远才反应过来童枫毅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