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午后,早春的暖阳在春节狂欢的间歇中透露着安静祥和。
阳光铺洒在杨老太太脸上,填平了她脸上些许岁月的沟壑,让她的表情看起来柔和了不少,带出几分老人慈祥的意味。
尽管她讲述的过程语气温和,但天生下垂的嘴角总让人觉得没有亲切感。
特别是在杨文妮的印象里,杨老太太大多时候面露凶相,眼神如刀,让她不敢靠近。
或许这只是她个人带有偏见的想法,因为她从杨老太太那里从来没有感受到来自长辈的关爱,只有嫌弃与鄙视。
听到这里,杨建华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沉默不语。
杨建平夫妻先是不可置信,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还有“过继”这档子事儿,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是欲言又止,一言难尽。
赵春娥挺了挺胸脯,神情理直气壮,仿佛这些年受委屈的一直是她。
杨文韬兄弟几个好像偷窥了什么天大的秘密,不敢出声,就连最吵闹的杨文礼脸上的表情虽丰富多彩却怕说错了什么也噤了声。
只有杨文妮一脸淡定地看着杨老太太,在心里总结老太太话里话外的意思。
合着赵春娥看杨建平一家一直像看仇人一样,归根结底是老太太的原因。
“我知道,你们两家的关系闹成这样,都怪我当初多嘴,我就不该提过继的事儿。”杨老太太挑眉看着杨建平,“谁也没有前后眼,我那样说也是为了你好。”
看吧,始作俑者嘴上说着怪她,却把不是推到了杨建平身上。
对,杨文妮承认,站在杨老太太和杨建平的角度来看,从特定的时代背景来看,杨老太太让杨建华过继一个儿子到杨建平名下,是为了杨建平好。
但是,两年后,也就是十七年前杨文韬出生后,杨建平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不需要过继了,杨老太太为何不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说清楚,为何要拖到现在?
她要是早一点说清楚,赵春娥应该不至于怨恨了这么多年,总觉得杨建平和于常娟在觊觎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