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忽然醒悟

大宋燕王 战国萧烟 1606 字 10个月前

因此,赵安认为最稳妥的战法,就是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以坚城拖垮敌军,这样对宣威军无损,也能完成驻守任务。

但他忘了一点,李越人到达安远县城的目的并不是要跟大宋守军死磕的,如果攻城受阻,他们很可能向东绕过安远县城,直接北上钦州。钦州兵力空虚,全部守军不到两千人,李越人一路东进,安远守军闻风而逃,钦州守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若钦州有失,安远县城的补给就会中断,到时候宣威军还是要出城与李越敌军交战。

如果真到那时,形势就会发生逆转,李越人占据钦州,宣威军要活下去,要么去攻城,要么乘船逃跑。或者搜集到足够粮草的李越人放弃钦州城,回头围困安远县城,宣威军不突围就得困死,突围也是败退之师,要么回一无所有的钦州,要么逃回港口,但以李越人的狡猾,在围城之前,港口的船队肯定会被烧毁,因此突围之后只能逃往一无所有的钦州,若敌军死追不防,宣威军粮绝之日,就是灭亡之时。

所以,如果宣威军不主动出击打退敌军,而敌军又不选择死磕安远县城,那宣威军必败无疑,钦州必失。

突然想明白这一切,杨丛义顿时焦急起来,立即告诉赵安,宣威军必须出击,因为他们不能保证李越人会在安远县城下跟他们死斗至弹尽粮绝,李越人不是傻子,啃不下安远县城,他肯定会调整目标,进攻钦州城,若是宣威军想回师救援钦州,很可能会被李越人在半路埋伏,如果不救援,坐等钦州沦陷,等待宣威军的不是趁早逃亡,就是苦战之后覆灭,但也有可能未能顺利逃亡就在半路被李越人埋伏所灭。

总之一句话,如果不主动出击,攻灭李越人,宣威军最好的结果就是顺利逃亡,但更大的可能是全军覆灭。

也许前几天逃跑的县官和守军正是看清了此战本质,预测到最终的结果,才会毫不犹豫,直接逃离安远县城。

对宣威军来说,如果不主动出击消灭敌人,还有一条保命路,那就是跟之前逃跑的县官和守军一样,及时撤退至钦州城,据城固守。钦州城比安远县城大,人口也多,城池坚固,背靠广南南部八州核心地带邕州,物资不会断绝,钦州可守,则宣威军可保。

但若要保命,就得丢掉安远县,这接到的调防安远县城的命令不符,即使守住钦州城,战功就别想了,不追责就是朝廷宽容。

杨丛义将宣威军面临的情况剖析出来之后,赵安仍然犹犹豫豫,仍说要考虑考虑。

时间紧迫,打退敌军,给宣威军争取功勋和活路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宣威军将万劫不复。眼下这种情况,赵安还要考虑,杨丛义既生气又着急,但他再着急也不能替统领做主,毕竟任何作战军令,最终都是要一军之帅来下,他是监军,主帅活的好好的,又没生重病,根本不可能越俎代庖。

无奈之下,杨丛义告诉赵安,只给他一晚考虑时间,明天日出前,或退或主动出击,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答复。

赵安点头之后,杨丛义当即离开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