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见四爷没有答自己的话,淑哲心中止不住有些冷笑。刚才年氏言语中的挑衅,四爷不可能听不出,四爷不是自称最重规矩的?这时候怎么视若无睹了?可见那规矩都是立给旁人的,对自己宠着的,四爷向来是敢于打破常规,恨不得宠上天去。

在宫门口下了马车,乳母用披风把小姑娘裹得严实,只能听到她咿咿呀呀的声音,小脸儿也被半掩着。和四爷分开后,她随福晋一同往宁寿宫走去,一路上也遇到不少嫔妃和王公家的女眷。

即将到宁寿宫时,却见着宜妃娘娘和德妃娘娘的采仗一前一后,她们忙福身请安。离宫门口还有些距离,德妃娘娘就叫停下了肩舆,许是见着德妃娘娘这般,宜妃娘娘那边也是如此,只是瞧着宜妃娘娘的脸色似有些不悦。

“也怪不得万岁爷把‘德’字给姐姐做封号,论起德行来这后宫姐姐却是堪称表率。”宜妃悠悠道。

只见德妃娘娘似是毫不在意宜妃娘娘话语里的嘲讽,温声道:“这封号既是万岁爷给的,那就一定是相衬的,不然岂不是万岁爷识人不清,宜妃妹妹说呢?”

“呵,德妃姐姐把万岁爷搬出来,那自然都是对的。”说罢,抚了抚鬓角,目光扫视了一圈道:“噫?这是谁家的福晋?瞧这身姿容貌,真是宫里也难寻。怎么先前不曾见过?”

她做梦也没想到,二位娘娘的言语之争,最后会绕道她头上来。

还是福晋先开头道:“宜妃娘娘安好,这是我们雍亲王府的年侧福晋,旁边奶娘抱着的是我们府上的四格格。”

“哎呦,这派头我当是谁家的嫡福晋呢?原来也是德妃姐姐家的媳妇儿。说来给太后娘娘祝寿往常都是各府的福晋来,虽没明着规定说不让侧福晋来,可也算是约定俗成了。怎么德妃姐姐所出的老四还让侧福晋跟着嫡福晋一起来了?”

这话一出口,四周顿时安静的落针可闻。

她原以为福晋会说明原由,毕竟福晋是最能代表她们雍亲王府,有福晋在她也不好插话,可她瞧着福晋却是双唇紧闭,没有任何为她说话的意思。

正犹豫着要不要开口,却听德妃娘娘轻笑一声道:“宜妃妹妹大概是不知,也或许是贵人多忘事,去年年节时老四府上的这个年氏正怀着,一起给太后娘娘磕头时被太后瞧见,还特意叫过去问话。这孩子是前湖广巡抚年遐龄的嫡女,标准的书香门第,不仅满语说得好,蒙语也能说上些,太后娘娘高兴,就特意嘱咐了孩子生下来抱过去给她老人家看。这不是太后娘娘的寿辰?年氏正好带着小格格来给太后她老人家祝寿,太后最是喜欢孩子,一会儿指定高兴着呢。”

“原来是这样,瞧我这记性哟,果真是年纪大了,比不得当年。倒是德妃姐姐,岁数上比我还大些,可这头脑就是比我好用上许多。”

“呀啊”小姑娘从披风中探出小脑袋,肉肉的小手朝她伸着。

可这番动静也吸引了宜妃娘娘的注意。“把孩子抱来给本宫瞧瞧,额娘长得这副好样貌,孩子也必然是个可人儿的。”人家只是要看看孩子,又是长辈,她根本无法拒绝,就抱过小姑娘走到宜妃娘娘跟前。“雍亲王侧福晋年氏见过二位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小姑娘不明所以的看着眼前的陌生人,“呜哇呜哇”的自言自语说着。

“果然长得有几分可爱,德妃姐姐可真是有福气。”宜妃盯着小姑娘饶有兴趣道,可这语调却让她有些莫名的忐忑。”咦?不晓得本宫是不是眼花了?怎么瞧着有些像温宪公主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