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美人计

大隋风流 妖惑天下 1057 字 8个月前

美人计

天皇稍作思忖,便同意了龟山雄召的建议,随即便令龟山雄召为大使,即刻准备出使大辽的事宜。

散会之后,天皇回到后宫,烦恼着派谁嫁于辽王为好?就在这时,内侍来报,说左大臣佐藤之山有要事求见。天皇当他是要来劝说自己不要向大辽称臣的,不禁皱起眉头。想要不见,但又觉得左大臣位居极品,影响深远,来求见自己,实在也不好不见。一念至此,只得命内侍将左大臣带过来。

片刻之后,左大臣佐藤之山便跟随内侍来到了天皇的身旁,躬身拜道:“陛下!…”天皇先一步便拦住他道:“向辽王称臣之事,本皇已经决定,你就不要再说了!”佐藤之山道:“臣下并非是来劝说陛下不要称臣的。就目前情况来说,暂时称臣不失为一条十分有效的缓兵之计。臣下是知道陛下必然会为派哪位公主殿下嫁于辽王而费思量!臣下便是来为陛下排忧解难的!”

天皇感到有些意外,随即皱眉道:“这位嫁于辽王的公主,需要有胆有识还要精通汉人文化,…。本皇有些拿不定主意啊…”看向佐藤之山,问道:“难道你有什么建议不成?”

佐藤之山眼中闪过狡猾的神情,道:“陛下,我们何必将公主殿下嫁给辽王?不如陛下册封大神宫大巫女为公主,令其嫁往辽东郡!”天皇大感意外,问道:“大巫女?这怎么行?”随即心头一动,皱眉问道:“佐藤君,你提出这个建议究竟是什么意思?”佐藤之山道:“不敢有瞒陛下,臣下之所以如此建议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啊!不管是称臣还是结亲,只怕都不能保证辽人不会进攻我们。而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这位作为辽王妻妾的大巫女便是除掉辽王解除危机的一招奇兵啊!”天皇面露犹豫之色,既觉得佐藤之山所言有些道理,却又有些担心,道:“你的建议很好。可是,可是大巫女的身份若被辽王知道了,这可就弄巧反拙了!…”

佐藤之山连忙道:“陛下不必担心。外人对于陛边公主的情况根本就无从得知,更不要说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辽人了。而大巫女也一直深居大神宫不与外人接触,无人见过她的真实面目。以大巫女嫁于辽王,辽王绝不可能察觉。”天皇思忖着点了点头,随即对佐藤之山道:“好,就照你的意思办。你即刻就去大神宫将大巫女给我接到宫中来。”“是。陛下,还有一事,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臣下请陛下千万莫要将此事告知任何人以免出现不可测的结果!”天皇点了点头。

佐藤之山告辞之后,便匆匆赶到了城外的大神宫。见到了年迈但却目蕴精光的大神官,当即道:“大神官阁下,天皇陛下已经同意了我的决定,不知大巫女何在?”大神官禁不住问道:“陛下真的同意了以大巫女冒充公主以婚姻为名刺杀辽王的计划了?”佐藤之山正色点头道:“正是如此!我是我们日出之国反败为胜彻底剪除辽王这个威胁的关键!”原来佐藤之山的计划根本就不是他对天皇说的那样的。他的计划就是要以大巫女冒充公主嫁于辽王,然后在洞房之时趁机刺杀辽王!按照佐藤之山的想法,辽王虽然武艺绝伦,但在男欢女爱之时绝对不会想到面前的女人会对他突施杀手,以大巫女的武艺,此时刺杀张浪,可说是十拿九稳。

佐藤之山的如意算盘还不止如此,他估计张浪一死,大辽群龙无首必然大乱,那时哪里还顾的上新罗这边啊,那时便可趁机先夺对马,再攻新罗,进而席卷高丽旧地,然后屯兵鸭绿江伺机而动,一场恢弘的大业便将由他佐藤之山一手拉开序幕。他担心天皇会反对,因此在天皇面前他并没有说实话,觉得只要成功刺杀了辽王,一切还不都得按照他的计划进行吗?

佐藤之山见大神官面有犹疑之色,没好气地道:“大神官阁下若不相信我的话,便去询问天皇陛下便是!

我现在过来,就是奉天皇陛下的令旨迎接大巫女进宫的!”

大神官见他这样说,便点头道:“大人既然都这样说了,我哪还有不相信的道理。大人稍候,我这便进去带大巫女出来。”佐藤之山点了点头。大神官转身进去,片刻之后便引领着一位身着和服体态优美动人至极的女郎出来了。佐藤之山不由得朝她脸上看去,然而她戴着纱幕斗笠根本看不清容貌,只隐隐约约看到一对难以形容的美丽眼眸。一瞥过来,佐藤之山就禁不住心旌荡漾魂为之消几乎不知身在何处了!回过神来,禁不住暗自感叹道:难怪有传言说大巫女是中原妲己娘娘转世,看来真是名不虚传啊!

张浪呆在太原,并没有回返辽东郡的意思,因为大战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布置在长安到洛阳一线的数十万唐军却令张浪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他可没办法在这时放下这边不管而回去辽东郡。

张浪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看着沙盘上双方的军力态势,面露思忖之色。这时,飞絮快步进来了,将一封飞鸽传书呈上,道:“大王,斥候传来了情报!”张浪接过传书看了一遍,笑道;“李世民要反攻了。…”快步走到书案后面,提笔写了一张信签,交给飞絮,道;“立刻发

给罗艺!”飞絮接下信签,应诺了一声,匆匆去了。

不久之后,人在渭河北岸高陵的罗艺便接到了张浪的飞鸽传书,看过之后立刻派人传令包括蒲津关尉迟恭在内的各部兵马,立刻放弃当前阵地,退守上郡。而与此同时,李世民亲率十五万唐军已经在高陵附近搭建浮桥开始渡河了。当李世民渡过渭河抵达高陵之时,高陵的辽军早已经不见了踪影,随即便有斥候来报,说辽军各部从高陵蒲津关一线撤退都退往了上郡到壶口山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