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谦
李书记很诧异:“那郑老干嘛非要点名你陪同呢?”
沈世修道:“好我书记啊,我还想问你呢!老头子为啥非要我陪同啊?我这手里还一堆事儿呢…”
李书记忙打断了他的话:“胡说,你有啥事情比陪好郑老更重要,政府没有你还不转了?郑老可能要呆个几天,你抓紧把工作安排一下,这几天你的任务就是陪郑老,尤其是安全这一块必须给我做到万无一失,出了问题别说我了,省里领导也能骂死你!”
郑子谦九十多岁的人了,精神看起来还是不错的,满头的银发梳理的一丝不苟,一身合体的中山装衬托出他的笔挺英武。他算是一员儒将,所以脸上的肌肉线条还是较为柔和的,也不可避免的有几块显眼的老人斑,只是偶尔顾盼之极,目光仍然锐利逼人。将军本色,果然名不虚传。
李书记将沈世修介绍给了他,又说了两句闲话,就
跟市委秘书长一起先行离开了。
郑子谦指着身边的椅子道:“坐嘛,站着说话不别扭么?呵呵,感情你就是沈世修啊,好好,好得很,哈哈哈。”
这话听得沈世修真是莫名其妙,貌似我真的不记得我认识你老啊,这好的很又是从何说起呢?
屋子外面有两个军区的便衣执勤,屋里却只有郑子谦和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自称姓王,应该是郑老的生活秘书。
给沈世修倒了一杯茶后就走进另一个套间,不打扰两人说话。
沈世修这才谨慎的开口问道:“郑老,您是怎么认识我的啊?恕我直言,我可不记得有过跟您老会面的荣幸哪。”
郑子谦哈哈一笑:“谁说跟你见过面啦,啊?我这也是第一次见到你嘛。呵呵,闻名不如见面,你这个小沈跟我想象的倒也差不多啊。嗯嗯,我直接告诉你吧,前几年你们是不是要给我建一个铜像啊?当时可
是你沈世修坚决反对才没有修的,对不对?”
沈世修的冷汗一下就下来了,自己可能也是有点紧张了,竟然生生的将这件事给忘的干干净净。几千年他还是副市长,当时市里有人建议给郑子谦郑老塑一座铜像,而且就在卧龙山的一侧的高速路口依山而建。
这个提议就显然是有点钻营讨好的意思了,不但会花一笔巨资,而且依山而建又是在高速路口上,连最基本的安全问题都没有考虑嘛。沈世修当即就表示反对,而且据理力争,跟主张塑像的那几个人吵的面红耳赤,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没想到自己早就忘了的事情,郑老竟然早就知道并且一直记着,这不是令人尴尬了吗?嗫嚅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郑子谦冷冷的道:“说说吧,当初你为啥要反对啊?是不是觉得革命早就成功了,就将我们这些老骨头都抛掷脑后了啊?”
沈世修忙道:“当然不是这个意思,郑老和一众先烈们为了民族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功勋卓著,历史
铭刻,我怎么敢忘呢?其实当初我也不是反对给您塑铜像,而是觉得位置不合适,在高速路出口,来往的车辆那么多,肯定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从而带来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当年财政实在是很紧张,我的意见是先缓一缓,然后在商量一个较为稳妥的位置…”
见他额头上渗出了汗珠,郑子谦忽然开心的哈哈大笑:“你小子别想糊弄我了,就是你不想修嘛。但不修是正确的,修那个劳什子干什么?我人还没死呢就让大家伙都瞻仰我的遗容?乱弹琴嘛!你紧张个啥?还真当我会生你小子的气?我这心眼还没那么小!”
沈世修这才松了一口气,笑道:“将军虎威,是不怒自威,我身不由己的就汗出如浆,在你老面前失态,真是让您见笑了。”
郑子谦又哈哈大笑:“得了吧你,一个小娃娃,什么失态不失态的,扯犊子!小沈啊,你工作做的不错,我在首都也听家乡人都赞你呢,很好啊,继续努力,不要辜负了组织上对你的信任,老百姓对你的赞誉呀。”
沈世修心中暗喜,没想到自己的名声还能传到首都去,倒是出乎意料的意外之得了。而且郑老话里话外,显然对自己颇为欣赏,更令他心内妥帖。因为像郑子谦这个级别的老将军,就不会说什么客气话了,觉得你行就夸你一两句,不待见你的话可能人家根本就不会见你。
心下大定,这才开始跟郑子谦商量起行程来。郑子谦说自己年纪大了,出来一次也不容易,现在身体的状况有点不大好,只怕以后再也不会回来卧龙山了。所以这次想要尽量的多走走,多看看,如果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还想进山去里面的村落里住几天。
听说那里还有几个长寿的老人家,说不定还是七十年前的老相识呢。若能见面聊上几句,此生也无憾了啊。沈世修听了就面露难色,因为卧龙山连绵几百里,都是深山老林。郑老说的村庄可是在卧龙山深处,虽然也勉强能够通车,但山路崎岖曲折,极为难行。
而且山里的气候现在已经是相当的凉了,若是再赶上一场秋雨,气温甚至可能都达到零下。再加上村子
里的住宿条件十分的简陋,山里人住习惯了,城里人却肯定不能适应。自己曾经下乡调研的时候去过这个村子,回来就生了一场大病,这还得说自己算是身强力壮呢,郑老这么大的年纪了,他自己也说身体不好,要是在山里出了什么问题,那麻烦可就大了。
但郑老提出的这个要求其实也不算过分,如果他这么简单的一个愿望都不能实现的话,也未免太对不起老人家了。脑子里飞快的运转,沉吟了半晌道:“郑老,要说山里的情况,可能您老比我还熟悉呢。不瞒您说,还是很艰苦的,而且交通状况是很不方便的,不知道您现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