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我成主角了

大国体育 静物JW 2977 字 9个月前

鲁达看了一会就知道这场比赛稳了,中国队内外线的两大巨头,如果都能有出色的状态和发挥,那甚至不需要其她人表现,便足以拿下任何比赛了。

吴杰也知道这场比赛稳了,中国女篮在内外线同时开花的情况下,他那个完全能当第三巨头的妹妹也没法防守了,包括夏林也可以毫无压力的展现自己的突破能力,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全面开花将对方打成筛子!

他这时甚至觉得中国女篮的这套阵容,简直就是女版的:保罗(丛学娣)+科比(王小倩)+邓肯(吴英)+奥尼尔(郑爱霞)+库里(夏林)。

所以感受一下苏联妹子上半场遭遇了什么,特别是面对全员状态出色的中国队,苏联女篮不要说拆东墙补西墙,那根本就是连任何一堵墙都拆不掉,最后愣是变成了四面楚歌,八面受敌的全线被吊打状态。

这时候再看看56:32的悬殊比分,吴杰甚至都觉得中国姑娘们在防守端太放水,这支中国女篮就是有能力把两级球队也当成菜包子滚来滚去。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分了一部分精力去看杨梦华的女单半决赛。

然而这场比赛的过程与女篮不能说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杨梦华即便到了半决赛上,依然展现出了势不可挡的姿态,首盘面对“阿根廷甜心”萨巴蒂尼,轻松以6:2先下一城。

这已经不是萨巴蒂尼第一次被杨梦华吊打了,应该说她就是杨梦华出道后的最大苦主之一。

但谁让她与杨梦华同岁呢,包括另一位只比杨梦华小了一岁,下午已经率先晋级决赛的施特菲·格拉芙,一样总是在晚上做与杨梦华有关的噩梦。

这两位在欧洲网坛和南美网坛声名鹊起的美少女,基本从少年组开始就是一遇到杨梦华便大败而回,整个网坛生涯愣是找不到一场对杨梦华的胜利。

但两个美少女对比起来,还是格拉芙更惨一点。

这个欧洲网坛最具天赋的德国新星,1987年在还不到18岁的时候,就成为了排名世界第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初期的成长曲线与后来的莎拉波娃完美重合,但原本位面的生涯中后期比起莎拉波娃还要高上不少。

如果没有杨梦华的话,她绝对会有一个传奇的职业生涯,包括萨巴蒂尼也至少能在女子网坛的历史上留下一些色彩。

但刚刚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待了两个月的格拉芙,便亲身见证了杨梦华连夺法网、温网、美网,以及澳网的冠军,最近一年再没让别人染指过世界第一的宝座。

“我妹妹的比赛开始了!”

张甜韵这时在家族群里招呼了一声,今晚决定能否追上苏联的一块金牌,马上就要在张甜馨所在的游泳馆里开始了。

杨梦华的这枚金牌哪怕在西方媒体看来,那也是稳得不能再稳了。

萨巴蒂尼和格拉芙在四大公开赛上与杨梦华的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不要说击败这个恐怖的中国大魔王,就连从杨梦华的手上赢下一盘都不多见,所以只要看一场她与格拉芙的决赛就行。

但这场“女子200米自由泳”的决赛就有很大悬念了,张甜馨的天赋自然也是显而易见,可毕竟只有14岁,她在本届奥运会上已经数次与个人赛的金牌差肩而过了。

这时除了中国观众在关注这场意义重大的比赛,苏联的观众也都在电视前祈祷着自家选手能获胜。

当然了,由于苏联的选手在这个项目上实力一般,多半不太可能夺得金牌,所以他们主要是祈祷中国人别夺冠就行。

这枚金牌在苏联人眼里就算被美国拿去了,那也比让中国人拿到更好。

没办法,奥运会的半程冠军虽然只是个短期头衔,但苏联人对于中国与自己并驾齐驱的结果还是无法接受。

这个心态很容易理解,不要说苏联时期的毛熊对中国抱有轻视,甚至藐视的态度,就连30年后不如一省的俄罗斯人,他们依旧有不少人抱有这类固有观点瞧不起中国。

所以对于中国居然能与苏联在前半赛程不分高下,这时眼里只有美国和整个欧洲的苏联人,当然在内心深处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了,毕竟在大部分奥运会上连美国都被他们压下一头,现在中国人突然冒出来修改剧本,取代美国变成他们的对手,老实说苏联人也很难接受这种剧变。

美国人对此就更想不通了,这届奥运会明明说好了是美苏时隔12年后的世纪之战,但怎么比着比着就成了社会家族的内战了?

所以这场决定中国是否能比肩苏联的比赛,就连美国人也报以极高的关注度,哪怕他们根本没有选手进入这场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