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的时候,于皇后也会反复琢磨今上对金氏的执着到底从哪儿来的。若是金氏年轻貌美、才情出众倒也罢了。一个年老色衰、宫女出身的人,凭哪一点独得圣宠,在后宫横行霸道这么多年也没倒台呢?
于皇后琢磨出来的结果是,幼年时的关怀陪伴,少年时的情窦初开,皇帝这两样重要的情分,都被金氏给占去了,所以让皇帝无论如何都难以割舍。
眼看陈祐琮也是个重情分的,谁能得了他的衷情,就算不像金氏那样会后半生显赫,最起码也会有十年、八年的风光。利用这十年八年的时间,也能做成很多事了。
于氏子弟大多勤勉好学,只要一点东风,便可乘势而起。若是于妙清能诞下皇孙,等将来太子站稳了位置,金氏已经老迈,说不定还能洗雪于氏家族多年来被金氏打压欺凌的耻辱。
但是,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急不得的。
金氏现在在宫里还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可撼动。虽说大面上是皇后掌管公务,实际上只要贵妃一发话,后宫十二司没有人敢违背她的意思。她一心想让她的表姨侄女儿叶彤樱和太子配成一对,若是这时候于妙清显得太急切了,恐怕会招致金氏的报复。
实际上,金氏已经对于皇后带于妙清进宫,并频频往太后宫中去表达过不满了。每次她出言讽刺,于皇后就平心静气听着,姿态谦逊,这才没有引起更多事端。
皇帝也并不是没有看到后宫这些女人各自的小算盘。但是他觉得反正除了太子妃,太子还会有其他的妃嫔。到时候把太子妃的位置交给金贵妃安排,让她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就是。
但金氏显然不这么想。她替叶彤樱谋划的不仅仅是太子妃之位,还有太子的宠爱和将来诞育皇孙的可能。只有位置没有宠爱也不行,从金贵妃和于皇后的际遇就能够对比出来。但是只有宠爱,没有子嗣也是后患无穷。若是金贵妃当年生下的那个皇子还好好活着,没准儿陈祐琮就不会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金贵妃现在也不需要殚精竭虑地去筹谋太子妃之位了。
见姑母低头思索,于妙清就静静站在一边,不敢惊扰。她也知道她刚刚告诉姑母的并不只是少男少女的情感纠葛,而是关乎到皇室和几个家族未来走向的大事。
思索了片刻,于皇后低声说:“若是太子真对那个道医衷情,你不要去争锋,反而还要好好和张惟昭相处,谋得她的信任。”
“我不会去和她争锋,姑母您是知道我的,我自来就不是那样的人。我钦佩张惟昭的才华和胸襟,和她也相处融洽。只是我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