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车站的中板柱子和墙体早已经建好,该用脚手架支护的已经支护,该搭建的模板已经搭建好,混凝土养护好,就等着浇筑顶板了!
站在塔式起重机上一看,很多带着黄色安全帽的农民工像一群蚂蚁一样,三五一群,紧张地忙碌着…
施工讲究的是工序,只要第一次做会,后面的就不是问题。景腾佐遇到不会的东西,都在认真地做着积累,积极请教经验丰富的农民工,大到从砌体到抹灰(油漆)的每一步流程;小到外墙挂钢筋网后,湿水、甩浆、灰饼和护角又是怎么回事?做完这些,s5车站的入口已经窗口又是怎么打胶和刮腻子的;行话里的“一遍面漆”和“二遍面漆”又是怎么回事?
景腾佐都想着办法去弄个明白,年龄长一点的农民工用得还是老式手机,不见得有微信这软件,景腾佐就让么一个班组里面的年轻一点的农民工给他拍当天的施工照片,这其中自然也有塔式起重机的女司机,所以景腾佑每天都看到很多第一手的现场施工照片。
虽然每天上晚班,也不影响自己看到白天的施工情况,每天充实而又忙碌,如果不是脑瓜子比比人聪明一点,又勤快一点,这么高强度的工作负荷,早已经
难以吃得消!
作为一个钢筋工,在专业化分工很明细的工地,即使做了四年多的工地,不知道的事情还是不少。当然如果问起加工钢筋的事情,景腾佑是绝对的拿手!
景腾佐选择如此忙碌,无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最大限度积累农民工这一群体真实生活的原始素材,写一本出来,突然之间,貌似这件事的意义已经大于他工作本身的意义!
看到张监理又走过钢筋棚的时候,景腾佐也递了一支香烟给张监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看在家里亲戚去世的份上,有点同情之情也是正常的,“张总,工作这么兢兢业业,估计离升职也不远了吧?”
“景老板,你才是真真的兢兢业业,都是工地二把手了,还自己亲手加工钢筋。”张监理同样客客气气地说道,不再有着嘲讽的表情和语气,因为施工队也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再说了,如此积极的一个人,和景腾佐搞好了关系,也没什么不好的…
“本来就是农民工出身,多干点活儿,接地气一点。”景腾佐笑着说道。
“既然这样,有你在钢筋棚,我以后就不检查,自己也省点心,毕竟都是兄弟伙儿,没那个必要,不过上面领导下来检查前,你得把它们处理好呦!”张监
理一边抽烟一边说道,接着来了一句,“对了,以后和林老板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你也过来,这些事交给其他工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