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趁着和王鳌永见面的机会,杨山芦还不
忘推荐一把那个李崇年李知州…毕竟李知州当初可是给他们主动送了军粮…雪中送炭的,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杨山芦也就不介意帮他一把。
而在这个时候,王鳌永正在想呢,现在巡抚的职位空出来了,不知谁有这么好运,可以接任这个职权呢?
而这个时候,杨山芦就是郑重推荐了这个李知州:“呵呵,这次前来山东,本将军发现李知州为人清正廉洁,才干敏捷,我看是可以往上提一提,发挥更大作用的嘛。”杨山芦就是很认真的说道。
“呃…”王鳌永毫无思想准备,不过他毕竟是官场老手,很快他就是说道:“既然是镇国将军推荐,那当然是没错的。”
其实王鳌永并不知道杨山芦和李知州有什么关系,可是既然杨山芦都这么说了,那可不敢不给这个面子的!毕竟杨山芦的这一番话,就是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巡抚的位置已经有人了,谁想要竞争的话,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吧…
而同样的,在接到了杨山芦的通知,火速赶到了济南府的李知州呢,得知镇国将军在公开场合推荐他之后,更是非常欢喜的…以镇国将军如今的声望,还有他的人脉,都这样公开表态支持他了,他更进一步的希望还会小吗?
要知道本来知州和巡抚也就是差了一级而已,而且这位李知州还清楚,镇国将军的老爹杨嗣昌杨大人,和吏部尚书蔡国用可是同年啊,关系非常好,这到时候美言一句的话…(吏部尚书专门负责选拔官员)
于是这位预备巡抚就差当场表忠心了,并且他还信誓旦旦地对杨山芦道,如果行营大军能在山东再逗留几天,他还可以再弄一批军粮过来,不过这个建议最后还是被杨山芦给否绝了,他不是不想多逗留几天,但是在京师那边,还有一个天大的机遇在等着他,可不能拖延的。
而且在一个地方呆的太久,连续供应军粮,容易让当地的百姓生活陷入苦难,还是让他们缓一口
气吧。
不过就算这样,整个大军在济南府还是逗留了一天,一来这个连续大战之后,整个大军还没好好修整过一下的,所以需要有张有弛,休息一下,第二个嘛,那就是要在济南府内,给卢象升找一个名医了(杨山芦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卢象升虽然被救了出来,可一直是昏迷不醒,没有度过危险期的,而济南府是山东境内有数的大城,里面名医不少,所以有这样的机会,当然要给他好好的治疗一下了…不管怎么说,这比随军郎中的水平肯定要高很多了。
甚至因为非常关心这件事,接下来就由杨山芦亲自出马,在济南府里找了一位很有名气的名医,让他来给卢象升诊治之后,就开了一贴处方,抓了十天的药,并且这位名医最后返回的时候,连诊金都没有收…
按照他的说法,能给为国征战,斩杀鞑虏的卢象升卢大人看病,那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还能要
诊金吗?
包括最后抓药的时候也是如此,这位名医开出的处方中,其中有一味主药,是需要百年的野山参…卢象升这次遇刺受伤,主要就是元气大亏,所以需要用此加以调理。
而这样珍贵的药材,一般药铺里是没有的,最后杨山芦还是在济南府最大的一家老字号药铺中,才找到了这样一根合用的百年野山参。
不过在求购的时候,还发生了一点小小的风波,因为年份这么久的野山参,实在是堪称瑰宝,所以连这家老字号药铺,也只有这么一支,并且是作为镇店之宝的存在,一般不卖。
所以一开始杨山芦找上门去之后,他们完全不准备卖,可是等到得知是要给行营督师,卢象升卢大人看病的时候,却是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并且只收了一个成本价,因为按照那位药铺老东家的说法…那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这些生意人不能上阵杀敌,也只能尽自己的一份心意了。
而等到从药铺里出来,怀里揣着那支珍贵的人参,杨山芦还是非常感慨的,在如今鞑虏入侵,中华民族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抉择,这其中也确实出了不少的败类!就好比近的有颜继祖,远的有叛将林先春之类!
可是同样不可否认,中华民族的血性还在,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亡国奴的!就例如之前的老名医,现在的药铺商人,这些人其实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或许平时都根本无从知晓,可是在需要他们付出的时候,却能无怨无悔的放出他们的光和热!而这就是中华民族永存的力量!
而等到杨山芦回到军营之后,在众将的期待中,就立即按照处方,给卢象升熬好了药,并给他服了下去。
不得不说,老名医再加上百年野山参,威力真的不同凡响,在给卢象升服下了第一帖药之后,尽管卢象升依然还是昏迷不醒,可是呼吸却平稳了很多,脸色也稍稍红润了一些,显然距离死神的召唤又远
了很多。
这让杨山芦和行营众将,都是非常振奋的…只要卢督臣能够逢凶化吉,安然渡过这次难关,那就太好了呀!
不过济南百姓的热情,显然不止于此,例如到了当天中午,杨山芦又是吃了一惊,因为不知何时,军营外已经热闹的像个菜市场了!就好像他的亲卫统领刘大棒槌,都是‘擅离职守’,兴奋的进来对他说道:“杨哥你快去看看吧,军营外来了好多百姓,都来慰问咱们的!”
“是吗?”杨山芦就觉得有些奇怪的,而等到他出了中军大帐之后一看,果然如此,军营外已经聚集了很多的士绅百姓,人数最起码都有二三千!
要知道杨山芦最怕的就是扰民,所以这次的大军,都是驻扎在济南城外十里的,可是现在呢,这样都被济南城的父老乡亲们给知道了?自发前来劳军的?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大多具有着朴素的价值